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157章 首都偶遇(第2页)

 10月的倭国首都, 银座的砖砌建筑已初具现代风貌,煤气灯被电灯取代,三越百货的橱窗里陈列着进口商品,但玻璃上常贴着"爱国消费"的标语。

 路面电车叮当作响,与新兴的公共汽车争夺道路空间,穿制服的学生们挤在车厢里,书包上别着太阳旗徽章。偶尔有挂着军部旗帜的黑色汽车鸣笛驶过,行人会不自觉地低头让路。

 浅草的仲见世通依然热闹,但摊贩的吆喝声中多了"国防献金"的募捐箱。雷门灯笼下,穿袴裙的女学生和扎着"爱国妇人会"头巾的主妇们排队参拜,观音堂的香火与隔壁电影院张贴的《忠臣藏》海报形成奇异对照。人力车夫擦着汗奔跑,车帘后坐着戴圆框眼镜的文人,正翻看登满满洲战况的《朝日新闻》。

 上野的广小路一带,失业工人蜷缩在"一元钱旅馆"门口,而对面咖啡厅里留声机播放着《东京行进曲》。

 艺伎的三味线声从料亭二楼飘出,与附近军营的号令声混在一起。隅田川的水面倒映着工厂烟囱与钢筋桥墩,货船载着满洲运来的大豆与煤炭缓缓驶过,河岸柳树下却仍有老人安静地垂钓。

 身坐在银座药店的柳川幸之助,看着倭国银座街头的风景,因为没有信任的销售人员,这家只有50平米的小药店,日常就是高野句在做店,但今日高野句是去忙于协助秋山商社的业务拓展。

 说到秋山商社,秋山泽在沪上付荣生的大力支持下,各种远东公司独有的一些商品,在倭国市场拓展很快速,特别是奉贤县的一些高丽少年,已经开始陆续跟随着秋山商社的拓展,而进入倭国各地,并且后续的计划是,等这些高丽少年熟悉之后,在倭国各地独自发展,与秋山商社成为两条发展线路。

 说到这里准备的应该是四条线。第三条线是远东公司暗韧成员一行五人,已经进入横滨市区,开办了万叶书店,成为柳川幸之助最核心的武装力量,而第四条就是高丽民族抵抗阵线的经济委员崔一鸣,成立的商贸公司业务发展到了倭国沿海地区,尤其是首都、横滨和北海道等地,聚集着大量的高丽移民,不仅为抵抗战线的商贸公司拓展了商源,更主要的是成为高丽民族抵抗阵线快速发展的重要人员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