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162章 家乡秋景

“秋意神韵意浓,枫红似火映晴空。遍野稻香而四溢,金黄落叶铺满地。清泉潺潺,石上流淌岁月情,此景如诗如画,如痴如迷又写意,令人陶醉在其中,尘世烦忧能忘却,共赏秋日美景长。”这段诗句描绘了北海道秋意浓厚,枫叶如火,稻香四溢,落叶铺地,清泉流淌,如诗如画。

 1932年10月上旬的倭国北海道的大雪山旭岳,作为全倭国最早观赏红叶的地点,已呈现层林尽染的景象。旭岳海拔较高,秋色由山顶向下蔓延,山腰处的针叶林与红叶交织,形成红绿金相间的渐变效果。层云峡的溪谷中,火山岩壁与枫叶的碰撞,可能已构成如屏风绘般的壮丽画面。

 北海道的湿地与湖泊的具有独特的秋韵,在知床五湖: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原始森林的红叶,群山染红后的景观可能更显原始静谧,生态保存非常为完整。

 阿寒湖湖畔的枫树与原始林形成水中倒影秋色与火山地貌相映成趣,游船赏枫的传统只是在文人中传播,此时的湖岸的珊瑚草由绿转红,已形成“红毯铺湖”的奇观,能取湖珊瑚草。

 北海道的秋天受海洋性气候调节,此时的气温,昼夜温差加速了树叶变色。大雪山国立公园的银泉台等地,针叶林的绿与阔叶林的红黄形成色彩碰撞,让人的心胸更加开阔,让人感觉人类在自然美景的渺小。

 这与前世来此时的柳川看到的风景相比,更具有野性的秋色。

 北海道在古代曾被称为南苦夷岛和虾夷岛,岛上原住民为阿伊努人(虾夷族),长期保持独立文化,与倭国本州的大和政权时有交流或冲突。

 明治维新后(19世纪后期),倭国政府设立北海道开拓使,开始系统性开发,并更名为“北海道”,成为倭国行政体系的一部分。1886年设立北海道厅,行政中心定于札幌,逐步建立现代基础设施(如铁路、港口)。

 柳川幸之助知道,北海道会成为倭国47个都道府县中唯一的“道”,二战结束后,北海道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煤矿)和独特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发展出农业、旅游业(如薰衣草花海、滑雪场)等特色产业,这也是未来经济发展之后,华夏人愿意前来的旅游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