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工业力量(第2页)
常校长一方面延续了此前对传统春节的压制政策,另一方面本人却私下保留了节日习俗。此时常校长正在闽省浦城前线与夫人散步时,特意折取白梅作为新年礼物,并配以红烛营造节日氛围。
夫人对此感动表示:"他具有军人的胆略,又有诗人的温柔",侧面反映常校长在公开政策之外仍保留私人层面的传统情怀。
这些与华夏大地传统春节“爆竹屠苏”“新桃换旧符”的喜庆氛围形成各种对比,这就是地大物博的华夏大地,这就是面临侵略的普通民众。
1934年初春的呈贡山工厂区,又开始了机器的轰鸣。毛瑟gew 98步枪、毛瑟C96改进型m1932型驳壳枪mg30轻机枪、m24型木柄手榴弹等都已经能生产了,日产7.9mm步枪100支,20响驳壳枪:50支,轻机枪:10挺、普鲁士手榴弹只有80颗,产量非常低,还不能满足产量需要。而此时的普鲁士也正在对华大量出口武器弹药,包括:7.9mm步枪:10,000支,每枪配10,000发子弹;20响驳壳枪:5,000支,每枪配1,000发子弹;轻机枪:5,000挺;坦克及火炮:16辆2吨小型坦克、16辆6吨中型坦克、12,000发47.4mm坦克炮弹等。
其实宋志的目标是普鲁士已经开始研制的mg34通用机枪(maschinengewehr 34),这是世界上第一种通用机枪,采用弹链供弹,发射7.92x57mm毛瑟弹,成为后续通用机枪设计的鼻祖。
为了有利于后期统一弹药供应,宋志的计划是,全部采用普鲁士生产的弹药7.92x57mm毛瑟弹为主,这也是考虑到华夏未来主要使用的枪械口径,就是7.92x57mm毛瑟弹为主。同时呈贡山区军工厂,还引进了包括钢心弹尖等特种弹药,这都代表着普鲁士在弹药技术上的先进性。而呈贡山区弹药厂还没有能力生产特种弹药,并不是生产技术的问题,而是呈贡山区钢铁厂提供的钢铁产品,还不能满足技术要求。
但是宋志力主引进的哈伯-博世工艺,高温合成下的合成氨,在弹药使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幅度提高了各种弹药的效能,这也引起了滇军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