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225章 二次采购(第3页)

 宋志有一个内心的小想法,等自己前往欧洲的时候,看能不能引进潜艇的生产制造,华夏几千公里的海岸线,怎么也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吧?

 欧洲的采购可以交给祁安,米国可以交给王海立,通过沪上洋行的关系,发了长途电波,为了避免遗失,还发去了一份信件。无论电波还是信封,都是使用的是密码,这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宋志的的二次采购,真正的目的是扩大采购的规模。

 今年已经是1935年了,还有两年多,倭寇的全面侵华战争就要开始了,宋志要利用手中的资源,尽力健全华夏的抵抗能力。

 等到全面抗战爆发,各国都会对华夏进行武器禁远,到时候,这三个基地就是华夏最后的抵抗基地。

 全面抗战的爆发,华夏在武器装备上,最欠缺的飞机、海军舰艇和陆军的火力。他之所以计划亲自前往欧米采购,就是确定这类武器。

 海军舰艇上缺失,可以采用空间上的措施,让出沿海地区,再加上潜艇可以自我保护一部分,也是目前华夏最好的方法了。

 火炮上,可以引进普鲁士、高卢的火炮设备和技术,再加上基层的迫击炮等连排火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陆军缺乏的火炮能力。

 而飞机上,战争初期最适合的飞机,此时的普鲁士,那个战争疯子已经上台,1933年以民用名义研发do-x、ju52/3m等机型,设计时预留军用改装空间。

 同时Bf-109战斗机今年首飞,采用全金属单翼、可收放起落架等先进设计,配备dB-601液冷发动机(1100马力),1937年改进为e型后成为主力,he-51战斗机、ju-52轰炸机等,也陆续投产,这些机型性能超越同期对手,这一过程为普鲁士在二战初期的空中优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