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227章 春节岛城(第2页)

 每阵掠过港口的东南风,都裹挟着轮船锅炉的焦煤味、教堂广场的紫藤香,以及栈桥尽头海鸥啄食的蛤蜊腥气。

 1935年春季的岛城港,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掠过码头。

 清晨六点半,二十八岁的远东公司驻岛城分公司经理胡世安,已经站在三号码头的水泥墩旁,简陋西服里揣着一张迎宾单子,上面书写着“柳川 こうのすけ ”(柳川幸之助)的名字。

 倭国邮政公司“长沙丸”客轮正喷着黑烟驶入港湾,甲板上的太阳旗刺得人眼睛发疼。

 钢制舷梯哐当落下时,胡世安下意识挺直腰板举起手中的迎宾单,他看见头等舱里穿着倭国传统服饰一男一女的旅客,拎着鳄鱼皮箱率先登岸,女子的宽檐帽上缀着绢制樱花,在3月的海风里簌簌颤动。

 三等舱涌出的华夏旅客则挤作灰扑扑的一团,有个穿阴丹士林布衫的姑娘差点被推搡倒地,怀里的藤箱摔开,露出半截褪色的红头绳。

 "劳驾您出示船票。"严肃的查票员,拦住个穿西装的青年,对方金丝眼镜下的目光突然闪烁起来。他瞥见对方袖口露出的刺青——是斧头帮的标记。

 两人眼神交锋的刹那,汽笛突然嘶鸣,王国商船"皇后号"正缓缓驶入相邻泊位,桅杆上米字旗在晨雾里蔫头耷脑地垂着。

 码头苦力们开始卸货,裸露的脊背弯成青黑的弧线。

 胡世安摸到口袋里微温的怀表——这是去年在礼和洋行当差的父亲留下的遗物。表盖内侧嵌着张泛黄的照片:1914年普鲁士军队撤离时,年轻的父亲站在同一片码头,背后是正在降落的普鲁士帝国海军旗。

 作为岛城本地人,胡世安是因为父亲不满倭国统治而被刺杀后,前往沪上寻找营生,被远东公司招聘、培训,并特招进入暗韧培训一年以后,因身份优势,被派回来做远东公司的代理人,实际上也是岛城暗韧小组成员,组长隐藏在倭国侨民区,他也没见过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