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228章 岛城谍影

倭国自1914年首次侵占岛城后,长期维持对岛城的实际控制。

 1922年华夏中国虽名义上收回青岛,但日本仍通过不平等条约(如《二十一条》)保留大量特权。

 1935年前后,倭国加紧对华北的侵略步伐,策划“华北自治”,企图将包括岛城在内的鲁省纳入其势力范围。

 岛城作为重要港口城市,成为倭国渗透华北的战略支点,派遣有海军军舰和陆战队,成为倭国增兵和物资调配的枢纽,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主要的军事基地。

 倭国在岛城设立大量工厂和企业,如内外棉株式会社青岛工厂、铃木丝厂、大连制冰厂等,控制纺织、盐业、火柴等关键行业,垄断岛城经济命脉。

 金融方面,倭国三菱银行等机构主导岛城的金融市场,并通过鸦片贸易、妓院等非法手段进一步攫取利益。

 倭国明面上的特务机关为“陆军驻在武官事务所”,实际上外务省、满铁等都有自己独立的情报机构,明年11月,我国将正式成立特务机关,机关长为谷狄那华雄,辅佐官为真方勋,下设庶务、政务、译电等班组,核心成员包括藤木泰治等间谍。

 倭国已通过浪人、商社等渠道渗透青岛。例如,藤木泰治以泰信洋行经理身份为掩护,长期活动于岛城政商界,并培养了一批华籍特务(如李柏林、夏栋臣等),这些人员可能在1935年已开始为倭国服务。

 现在的岛城,倭国主要是以黑楼会、樱花会等方式,通过联络失业工人、乡区豪绅及新闻界投机分子,煽动反政府情绪,制造社会动乱。

 秘密拍摄中国驻军防地、要塞及重要村落照片,为后续军事行动做准备。或者通过收买《大青岛报》等媒体进行亲日宣传,并利用青帮分子协助走私活动。

 倭国鲁省的侨民是华夏华北地区最多,与沪上一样,成立居留民团,这样的日本侨民组织,嚣张跋扈,曾在1932年制造“一?一二”火烧国民党青岛市党部事件,包括倭国浪人的各色人等,利用各种身份,活跃于岛城各地,倭国的隐蔽力量活跃而杂乱,这也是明年11月成立统一的间谍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