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233章 蜂蚁后续(第2页)

 被划入该伪政权辖区,成为倭寇控制冀东的重要据点。

 倭寇在凤凰城及周边持续制造军事威慑,例如调动铁道守备队向丰台移动,凤凰城驻屯军携带重武器进驻通县等。

 这些行动严重破坏当地秩序,民众生活在恐惧之中。倭寇通过军事胁迫和经济掠夺(如强征税款、控制铁路)逐步蚕食华北主权,凤凰城成为其推行“以战养战”策略的前沿。

 如1935年12月,伪政权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并在凤凰城设置办事处,直接控制冀东东部11县。

 此时伪政权架构如教育厅、警务局等,已经成立了。

 倭寇在北宁铁路沿线和重镇均住有倭军控制交通要道,倭寇兵营数量激增,仅凤凰城城区就多出70多个。

 倭寇利用军事实力,对冀东地区进行经济与文化掠夺和政治压迫。

 倭寇位于冀省通县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筹备处,被三枚炸弹袭击,其核心领导层殷汝耕、池宗墨、王厦材、李海天、赵雷、李允声(或作李允升)、殷体新、张仁蠡、赵从懿、董凤祥等接收到警告信,殷汝耕、池宗墨的家被投掷了手榴弹。

 倭寇驻防的军营有三处也被投了一支手榴弹,一处军营被下毒,造成了37人中毒等一系列事件,引起了倭寇的全面戒严。

 而此时的的燕京,正处于华夏近代史上一个微妙而紧张的时期。

 这座千年古都虽暂时远离战火,却笼罩在华北危机与民族存亡的阴云之下。

 当时的政治局势与城市景象呈现出复杂的历史面貌。

 倭寇关东军通过《何梅协定》(6月10日签署)迫使蓝党政府军撤离冀省,燕京实质上成为非武装区。

 土肥原贤二等倭方代表频繁活动,暗中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燕京军政界人心浮动。

 原燕京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部长已南撤,新成立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尚未成型(正式成立于12月),城市处于二十九军宋军长部与倭国特务机关博弈的过渡期,燕京正处于权力真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