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春城呈贡(第2页)
年产1800台的拖拉机厂二期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柴油发动机车间车间、组装车间等主体封顶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紧张进行,整体进度达90%。
同期,日产750支毛瑟步枪、100捷克挺轻机枪、50挺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以及图尔兵工厂引进的日产1600颗f1防御性手榴弹、日产mle31迫击炮五门、
普鲁士产75毫米步兵炮le.ig18一门的第二期沐春军工厂生产线,已经开始生产,并优先装备滇军。
关于陆军基本装备,宋志前期考虑的是通用性,也要考虑政治因素。
比如高卢产的重机枪、手榴弹和迫击炮,这些是“买路钱”,不然高卢殖民政府不会痛快的让产品线通过滇越公路。
宋志选择的高卢产的手榴弹和迫击炮技术,在这个时期的陆军基层支援火力上,应该是最好。只不过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效果一般。
为了加强华夏军队营团级以上的火力,引进了物美价廉的普鲁士产75毫米步兵炮le.ig18。
至于师旅级以上的火力支援,75毫米野战炮fk16nA 50门、莱茵金属产lefh 18型105毫米榴弹炮30门,只能花钱采购了。
因为华夏的钢铁生产质量不足,尤其是炮管的质量,现阶段无法生产。
至于克虏伯sfh 18型150毫米重榴弹炮,克虏伯以钢铁后膛炮技术闻名,设计兼顾精度与耐用性,是二战普鲁士军炮兵核心装备。
沐春公司也引进了五门,安排在了桂省防城港的海港炮台上,因为太贵了,沐春公司也支付不起。
华夏国家政府采购的克虏伯sfh 18型150毫米重榴弹炮,也仅有24门,确实是沐春公司无力承担的。
克虏伯88毫米高射炮flak18,主要作为防空武器,但平射时也可反装甲和支援地面作战,射高可达8公里,是普鲁士军多功能火炮的代表。
宋志采购了250门,现在已经交付130门,被宋志安排给三个生产基地防控保安团。
只是弹药厂的第三期建设还未完工,目前的的库存、滇军库存都还有剩余,但宋志可知道未来的二次淞沪会战,消耗了大量的弹药,因为第二期的弹药厂生产刚建成时,第三期的弹药厂建设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