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新型军械(第2页)
通过机械瞄准具(化学瞄准镜)单兵火箭筒可以模仿rpg-7火箭筒,火箭弹头呈仿锤形,锥形装药,射程200米。火箭筒因轻便、易操作、低成本等。
但拥有前世记忆的宋志,怎么会这么简单的利用这个大杀器。
宋志此次设计的火箭筒,是仿效华夏69式40毫米火箭筒。
华夏69式40毫米火箭筒1960年代在毛熊制rpg-7基础上,改进设计的单兵反坦克武器,1969年定型列装。
其核心性能参数射程与威力为有效射程300米,配备85毫米超口径破甲弹,可击穿380毫米垂直装甲。
操作效率为射速4-6发/分钟,重量5.6公斤(发射筒),配备光学瞄准镜提升精度。
增加300毫米可伸缩脚架和提把,提升行军携带与射击稳定性。
筒身光滑面设计减少烫伤风险,握持部位采用三角支撑结构。弹药改进,采用火箭增程技术,相比老40射程提升3倍。
华夏69式40毫米火箭筒后来,广泛用于1979年对安南自卫反击战,有效打击碉堡、掩体等目标。
1980年代停产后,仍出口中东、非洲等地,成为游击队常用武器,影响深远。
面对着宋志巧妙的设计、新颖的思维,吸引了共同研究的十几名研究人员,只用了三天,设计的试验品就成型了。
并且进行了现场试验,发射射程220米,矫正以后发射射程达到330米,超过了设计要求。
研究人员十分兴奋,又对各项设计和制造要求进行调整,准备固定标准,制定生产标准,并进行更多次数的现场试验。
宋志可是最了解火箭筒的作用。火箭弹对于倭军薄皮装甲具有天生的相生相克作用。
而且对于堡垒、巷道、碉堡都有摧毁作用,能极大的提升华夏军队的攻击能力和班组火力,减轻华夏军队基层损伤。
蒋其昌作为出身燕京的留学生,学习的是原子物理。
等抵达滇省春城呈贡山工厂区,看到欣欣向荣的抗倭备战工作,实打实的鼓舞了这批留学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对武器装备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