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抗战爆发(第2页)
7月14日,周秦林伯渠等红党代表向常校长递交了《红党为公布两党合作宣言》,提出了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权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主张,并重申了红党此前提出的四项保证。
红党方面明确表示:"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蓝党政府方面,常校长仍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7月17日,常校长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显示出态度上的转变
随着倭军7月底攻占燕京、津门,8月13日又进攻沪上,战火直接威胁蓝党政府统治的核心区域,常校长终于放弃媾和幻想,决心全面抗战。
9月22日,蓝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红党为公布两党合作宣言》;次日,常校长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红党的合法地位。
至此,以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战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红党军队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而倭国按照早就制定的计划,事变以后,迅速向华北增兵,其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在7月8日凌晨谈判进行时,就已经在津门下达了进攻命令。
倭国内阁中的强硬派欣喜若狂,认为这是彻底解决"华夏问题"的良机,主张借机派遣重兵,迅速粉碎华夏人民的抗战意志。
倭国凭借其军事优势狂妄叫嚣要在三个月内"灭亡华夏"。
倭军在华北的军事行动迅速升级,7月底占领京津后,8月又挑起第二次淞沪会战,将战火扩大到华东地区。
国际社会对七七事变的反应复杂而多元,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国自身利益的影响。
作为当时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国际联盟(国联)表现令人失望。
国联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曾组织调查团,但行动迟缓,当调查团最终抵达奉天时,倭国已经在东北扶植起伪满洲国政权。
面对倭国的侵略行径,国联既未采取军事行动,也未实施有效制裁,这种不作为实际上纵容了倭国的侵略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