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沪上战事(五)
1937年9月,闸北正处于倭寇猛烈进攻之下,多所学校成为军事争夺或占领的焦点。
宋志面前的就是位于愚园路404号的西童女公学校区。
倭寇占领闸北后,将部分学校建筑改造为军事据点或集中营。
这里被倭寇强征为“沪西第一集中营”,用于关押女学生和王朝、米国等国侨民。
校园内设置铁丝网与岗亭,书声琅琅的学堂沦为囚笼,四周围墙被倭寇树立了岗哨,正面的大门,堆着一层层的沙包,上面架设着两挺机枪,前面的街道上有着一段一段的壁垒,都有着倭军士兵在站岗。
道路两旁的街道屋舍,都空无一人,招牌零落、封门闭户,很多户人家被逃跑的主人钉上了木板,微风中的空中飞舞着残破的报纸和废纸,远处传来不断的炮声和枪声,处处透着一股零乱萧瑟。
闸北区在倭寇的无差别轰炸和炮击中遭受毁灭性打击,95%以上的建筑被毁,学校亦未能幸免。
例如同济大学吴淞校舍曾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被炸毁大礼堂、试验馆等主要建筑,而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闸北的学校如复旦大学也遭倭寇闯入,校园成为战场的一部分。
而此时的女校,在夜晚之中,只留着两堆篝火,军装不整的陆军士兵们,正围坐着篝火,大声吹嘘着自己屠杀华夏军民的丰功伟业,手里端着九二式的饭盒,吃着“大和煮”牛肉罐头。
有一个军曹还嘴对嘴喝着抢来的黄酒,很明显几个倭军士兵已经脸红脖子粗,甚至有一个老兵开始“咿呀咿呀”的唱起了不知名字的倭国小调。
有几个喝多的倭寇士兵,敞着怀、左右摇摆的跳着。远处围墙上警戒的士兵,也围观着,指指点点的哈哈大笑。
过了午夜,围着篝火的倭寇士兵们,也四仰八叉的就地躺下,呼噜声一片,而守备的大楼却一片死寂。
宋志带着黑木头和九个暗卫,潜入到学校外墙下。四处围墙上的值班倭寇士兵,也不见了踪迹,只有正门口的工事上,还有忽明忽暗的烟头。
女校有一个后门,也有一个值班士兵,这难不倒宋志。等宋志解决了哨兵,招手来了跟从自己的暗卫等人,留下一个会倭语的暗卫,装扮成倭寇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