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281章 沪上战事(十二)

尽管宋志等人忙碌于各种针对倭寇的行动之中,尽管类似的抗战组织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尽管华夏军队进行着殊死的抵抗,但倭寇的再一次大规模增兵,还是扭转了淞沪会战的局面。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进入关键阶段,倭寇为打破僵局实施了第三次大规模增兵。

 10月20日,倭寇统帅部从华北和倭国国内抽调第6、第18、第114师团组成第10军,由柳川平助指挥,计划于11月初在杭州湾登陆?。

 11月2日,该军在朝鲜济州岛集结,11月4日由155艘舰船护航进入杭州湾金山海域?。

 11月5日拂晓,倭寇第10军10万余人趁大雾涨潮登陆金山卫。

 当时华夏守军因主力被调往浦东,仅剩两个步兵连及少量地方武装防守,防线迅速崩溃?。

 倭寇登陆后向嘉定、吴江等地推进,企图与北线倭寇军队形成合围?。

 此次登陆直接威胁沪上华夏军队南翼,导致常校长被迫于11月9日下令撤退。

 11月12日沪上沦陷。登陆过程中,倭寇在金山卫屠杀千余名平民,制造了惨案?。

 此次增兵是淞沪会战转折点,倭寇累计投入兵力达30万,而中国军队以70余万兵力顽强抵抗近三个月?。

 淞沪会战对于此时的华夏有这着全方位的影响。

 在军事上,淞沪会战粉碎日军速胜计划?。持续三个月的战斗使倭寇伤亡超6万人,彻底打破其"三个月灭亡华夏"的狂妄企图?。

 ?改变了日军进攻轴线?,迫使倭寇主力从华北平汉线转向长江流域,形成由东向西的"逆势"进攻态势,为持久抗战创造地理条件?。

 ?虽最终撤退演变为溃败,但为国民政府指挥中枢西迁及工业内迁赢得时间?。

 在经济上,实现了部分传略转移。

 ?如工业内迁?,400余家沿海工厂、10万吨设备转移至川湘陕等地,金陵兵工厂等12家军工厂完成迁移并恢复生产,奠定战时工业基础?。

 ?但经济命脉也受损?。沪上失守使华夏丧失50%进出口能力,国民经济遭受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