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283章 乡村游击

1937年12月,金陵城外的村庄笼罩在血色与硝烟中。

 寒风卷着焦糊味掠过残垣断壁,茅草屋的梁柱斜插在灰烬里,未燃尽的窗棂偶尔爆出几点猩红的火星。

 水塘浮着结冰的血沫,岸边歪倒的纺车上挂着半幅染血的粗布,针脚还保持着主妇生前最后的规整。

 村口老槐树的枝丫突兀地支棱着,树皮被刺刀刮得斑驳,树杈上悬着的空篮筐随北风摇晃,里面原本该装着过冬的腌菜。

 碾谷场的石磙旁散落着打翻的稻箩,冻硬的米粒混着黑褐色的污渍,几只野狗在废墟间逡巡,突然对着某处塌陷的灶台狂吠——那里露出半截青紫色的孩童手臂,腕上的银铃铛沾满霜花。

 某户堂屋的神龛被劈成两半,祖宗牌位裂在地上,香炉里的灰撒出扭曲的痕迹,仿佛有人曾紧紧攥着香灰挣扎爬行。

 后院井台边,十几个凌乱的脚印凝着冰,井绳断口参差,木桶沉在幽暗的井底,水面偶尔浮起一缕女人的长发。

 暮色降临时,乌鸦成群掠过焦黑的田垄,枯草间闪过金属的反光——那是被踩进泥里的长命锁,锁片上的"福"字凹槽里填满了凝固的血。

 远处长江的呜咽混着零星的枪声,将最后几缕炊烟般的哭嚎撕得粉碎。

 1937年12月,金陵及其周边乡村在倭寇侵略的铁蹄下沦为炼狱。

 随着金陵城陷落,血腥屠杀与暴行迅速向郊野蔓延,数十万逃难的民众与溃散的士兵涌入村庄,却未能逃脱战争的绞索。

 田野间未收割的稻谷浸泡在血水中,农舍被焚毁后只剩焦黑梁柱。

 倭寇为"清剿"溃兵,系统性烧毁村庄,浓烟终日笼罩地平线。

 秦淮河边堆满肿胀的尸体,河水泛着暗红色,村民被迫用这水煮饭,瘟疫开始蔓延

 在江宁县的晒谷场,日军将200余名男性村民用铁丝穿锁骨连成串,以机枪扫射后浇汽油焚毁。

 妇女被集中关押在祠堂,日夜遭受凌辱,惨叫持续至天明。有幸存者回忆:"雪地里全是光着身子的女尸,肠子挂在刺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