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感情纠葛(第2页)
比如倭寇沪上宪兵司令部内部的食堂厨师和澡堂帮工,特高课的勤务人员、维修人员,海军俱乐部的侍应生、华茂饭店的服务生等。
这个时候的这些机关,还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大多数华夏人还在观望,熟悉本地情况的青帮和特务还没加入,因此宋志接机安排了很多人员。
甚至很多机关附近的食品摊贩、烟酒摊、杂货店、饭店等,都是隐藏据点。这张大网布局下去,必定在未来带来收获。
因为前期金新都做过培训,这些布局点,对倭国顾客友好,日常销售中,多给秤、抹零甚至赊账,但对华夏人则严格按价交易,制造“亲倭”假象?。
而且重点结交这些部门的中下级倭寇官兵 ,主动赠送食品、香烟,或者邀请聚餐,甚至学习以倭语为借口,付给一些钱币,以获取信任?
通过日本军官庇护,逐步垄断这些机关的后勤供应、维修服务、住宿餐饮等,被其他商贩骂为“汉奸”,却可以掩护身份,暗中收集情报?。
1938年冬夜的霞飞路罗威饭店。
意大利人路易·罗威与法国妻子经营的罗威饭店(Chez Louis)曾是霞飞路975号的地标,以高卢式“上台服务”闻名——厨师推着半成品餐车至客人桌前现场烹制,银质餐具在吊灯下闪烁,餐车滚轮声与酒杯轻碰声混着壁炉柴火的噼啪声?。
战争阴云下,餐厅玻璃窗蒙着防震纸条,顾客低声交谈中常夹杂对时局的忧虑,而侍者仍坚持用熨烫平整的白餐巾托着焗蜗牛与洋葱汤穿梭于红丝绒座椅间?。
推开雕花铜门,一股混杂着焦糖洋葱、白葡萄酒汁与雪茄烟气的暖流迎面扑来,瞬间融化了衣领上的冰碴。
锡克族门童阿米尔接过客人的貂皮大衣,他的猩红头巾在门厅的威尼斯镜前一闪而过,镜面右下角有道新鲜的裂痕——三天前的流弹所致。
天花板的洛可可浮雕间悬着三盏黄铜吊灯,烛形灯泡因电压不稳而忽明忽暗,在孔雀蓝墙纸上投下摇晃的葡萄藤影。
原本镶嵌镜面的西墙如今钉着松木板,上面贴着泛黄的《字林西报》剪报和手写今日菜单,墨迹在“战斧牛排 38元”处晕开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