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327章 黎记成衣

叶婉莹有一个小心思,如果跟随宋志回到春城,受到宋家的欢迎,自己就与张家大公子“和离”,留在春城照顾宋家长辈。

 如若不然,自己就回到南通,孤守一生。这些都需要宋志的决定。

 1940年6月的雾都,暑气裹着江风扑进裁缝铺的雕花木窗。店主黎大嫂,就着天光修补一件被弹片划破的军官制服,缝纫机踏板锈迹斑驳,却在她脚下发出规律的“咔嗒”声,像极了远处防空洞里敲击管道的摩斯密码?。

 柜台玻璃下压着泛黄的《陪都物价表》,一匹米国卡其布标价抵得上半月薪饷,而墙角竹筐里堆满逃难妇人抵工用的碎布——有从旗袍美人裙摆裁下的杭纺,也有碾盘粗的土布补丁?。

 学徒阿福正用毛笔在布面勾画中山装轮廓,忽然被街头的“警报解除”铜锣声惊落笔尖,墨汁洇开,化作嘉陵江上一道浓黑的波痕?。

 黄昏时分,穿阴丹士林布的女教师匆匆抱来一摞课本,央求在衬里缝上学生名单:“若明日空袭,好歹留个念想。”

 黎大嫂从铁盒里摸出红丝线,针脚密匝如连心符,窗棂外爆炸的火光映着他黧黑的面颊,仿佛一尊被硝烟熏塑的罗汉?。

 而六月的雾都已初显暑意,空气黏滞如闷蒸的纱布?。

 烈日将嘉陵江畔的碎石烤得发烫,偶尔掠过云层的“飞鸟”投下阴影,却在轰鸣中化作燃烧的“雨点”——那是倭寇飞机撕裂天空的轨迹?。

 防空洞口的石板渗着水汽,与洞内窒息者的凝望形成冷热交织的沉默链索?。

 白昼的码头仍见赤膊工人扛着麻袋穿行,汗珠坠入煤堆腾起轻烟;茶馆里蒲扇摇动声忽被警报掐断,人们夺门而出,藤椅翻倒处散落着未饮尽的苦茶?。

 当暮色降临,残阳如血染透半坍的教会学校废墟,女教师的旗袍下摆扫过焦黑教案,粉尘在余晖中飞舞如蝶?。

 午夜江风携来短暂喘息,宋志脚步匆匆的行走在石板路上,好似一个刚下班的员工,急于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