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348章 小辈怨念(第2页)

 宋学斌今年已经十三岁了,可以说是一个英俊的少年了。

 宋学斌继承了宋家的基因,个子已经接近1.6米,在这个年代,华夏成年老百姓身高标准普遍为1.6左右。

 倭寇为什么被称为小鬼子?因为倭寇军队征兵的身高标准为1.5米,普遍身高明显低于华夏,所以此称呼来源于此。

 宋学斌深受宋家长辈的喜爱,尤其是宋罗氏最宠爱的就是宋志和宋学斌,因此宋罗氏亲自安排人,给予刚来到春城的宋学斌开蒙。

 国学教育三年以后,又送入春城新式小学,进行西学教育。

 这个时代的新式小学教育,分为普小和高小,普小四年,高小两年。

 宋学斌因早年的国学教育,三年时间就在新式小学毕业。现在正在西南联大高级中学学习,明年即将毕业。

 宋家长辈考虑宋学斌进入西南联大学习,但是宋志回来之后,反对奶奶和父母的安排,主张明年安排宋学斌留学米国。

 宋志的理念就是重视宋家子弟的教育,年幼之时重视国学教育,在心底种下家国的理念,成长起来之后,要学习西学,开拓眼界和思维,才能成为未来国家的栋梁。

 最后还是宋罗氏拍板确定,同意宋志的方案。

 一方面是因为宋志多年来的对未来发展的敏感,提高了自己在宋家的地位。

 另一方面,宋罗氏身为前朝皇室的传人,自然有自己前瞻性思维。

 宋家发展的根基,就是这位已经年愈七十的老太太,支持宋文阁打造的。

 宋学斌身为长子长孙,对于宋家的发展当然很清楚,无论是爷爷和父亲,还是太奶、奶奶和母亲等人的言谈举止之中,都谈到了自己三叔的影象。

 长大一些以后,尤其是抗战的爆发,呈贡山工厂区成为大后方的中心。

 宋学斌处处能感受到三叔的痕迹。陈师傅教授武艺时候,对宋志武学天赋的羡慕,沐春公司上下对于宋志的佩服,训练基地和射击场上三叔的传奇,各类研究所里教授们的诉说,这一切都塑造了宋志在宋学斌内心之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