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352章 海湾袭击(三)(第3页)

 

横须贺港口附近密布着军事工业与附属工业。

 

横须贺海军工厂(1865年建立)作为倭寇近代化的重要军工基地,至1940年已具备维修3000吨级军舰的能力,并承担主力舰的维护任务。

 

尽管此时倭寇主力舰仍依赖进口(如甲午战争期间12艘主力舰中有8艘购自英国),但该工厂在舰船维修和技术积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同期,第六号船坞正在改建为“信浓号”航空母舰,标志着倭寇海军工业向航母制造领域的扩展?。

 

横须贺所在的京滨地区(涵盖首都、横滨、川崎等)是倭寇最大综合性工业区,形成了以机械组装和消费品生产为核心的产业格局。

 

明治维新时期开始的填海造陆和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的产业外迁,促进了横须贺周边临港工业带的形成,为海军工业提供了配套支持?。

 

横须贺的军工设施与当地社会紧密关联,例如战时海军伙食“海军咖哩”等文化符号的出现,反映了军事工业对区域社会生活的渗透?。

 

同时,大阪炮兵工厂和东京炮兵工厂的轻武器生产技术,也为横须贺的军工体系提供了补充?。

 

横须贺港其港区大部分划为军事禁区,民用工业主要集中在南港部,包括突堤码头和吾妻岛附近的深水泊位,主要用于船舶维修和物资转运?。

 

尽管横须贺以军事功能为主,但周边仍存在部分民用工业企业,如汽车制造和配套产业。

 

例如,nissAn(日产)在吾妻岛北岸设有码头,拥有深水泊位支持船舶运输。

 

此外,港口商业街的店铺(如生鲜店)服务于当地居民及工业从业者,形成小型商业网络?。

 

1940年正值倭寇“南进政策”推进阶段,资源与产能优先向军事领域倾斜,民用工业发展受限。

 

横须贺作为海军战略节点,更侧重军事装备生产,民用工业规模较小且依附于军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