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牧师日记盐多了加水

第108章 移动教堂(第2页)

 

这应该就是那个逃跑了的家伙的名字了,那么现在这里是…

 

咚咚咚!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秦浩立刻变得警觉了起来。

 

把十字架小刀收在袖口里,一手拉开了插上的大门。

 

一个头戴平顶鸭舌帽,身穿粗布夹克四十岁上下的男人站在门口,一股机油和汗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对方看了看秦浩东方人的面孔,又扫向他套在身上的教士袍,最后又看向他胸口的十字架。男人先是有些疑惑,然后尝试着问“波坦.艾尔神父”

 

一秒钟的犹豫后,秦浩向对方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男人一下变得很高兴。

 

“终于等到您了,神父,请快跟我来,他们说您前天就该到了,要是再找不到您,我都不知道要怎么交代了。”

 

男人主动的拿起秦浩手边的“行李”在前面引路,在教堂外面的一个“大家伙”面前停了下来。

 

一辆整个后部被蒙布包裹的法制的雷诺卡车。

 

“请上车吧,艾尔神父,我们已经出发很晚了。”头戴鸭舌帽的男人,拉开了车门。

 

信息不明的情况下,秦浩选择了随机应变。

 
他伸手一拉,上了卡车的副驾驶位。

 

司机拿着摇把走过去,一会整个车子突突突的发动了起来。

 

当汽车驶上城外的道路时,秦浩尝试着从对方口中套取有用信息。

 

不过大概健谈是全世界司机共有的特点,东方人还没有怎么问对方就全交代了出来。

 

严格意义上这位名叫雷蒙吉伯特老兄开的并不是一辆卡车,而是一辆教堂。

 

一辆教堂,这个很别扭的词汇组合,却是最贴切的形容。

 

和德国人的战争已经打了一年多,双方士兵的精神每天都是紧绷绷的,战场失常的人开始越来越多。

 

从去年开始法军将报废的雷诺卡车改装为临时祭坛,作为移动教堂在前线投入使用。

 

这些卡车里用炮弹箱拼装了祭台,还设置了忏悔角和救护区,同时装备了吗啡和绷带——变成一种类似多功能用途的“移动基地”。

 

而秦浩的这身衣服的原主人就是受法军天主教会指派,分配给“移动教堂”的随车牧师。

 

难怪这个家伙会跑路,据他所知,这种在“移动教堂”出“外勤”可是相当危险的工作。

 

由于和普通运输车外观太像,这些“移动教堂”曾经是德军飞机和火炮重点照顾的对象,隔三差五的挨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