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放到宗门大佬茂陵梓棺
第269章 结阵,拒马(第3页)
和它地理位置一样尴尬的,便是西蜀。东北方向有大赵这个老大哥,要向其称臣纳贡;西南方有大燕,时不时就来抢两座城池;东南有南蛮十六部这个游牧民族,时常轻扰。同样是四面不靠海,同样穷得叮当响。
而大隋,身为国土面积倒数第二的国家,在陈姬发动灭篆之战后,短短四年时间,便从倒数第二,变成了正数第二。
赵国依旧稳坐第一宝座。
当然,只是王朝之中。
若论总体占地面积,十万大山在龙腰洲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当然,整个人间的仙府占地面积,也就三教一家敢和十万大山掰掰手腕。
仅剩二十余万的三国联军在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才度过了大赵那辽阔的“巨鹿平原”,长驱直入,赶赴大隋河洛道,隋军与赵军拼杀的小型盆地。
四国合兵六十万,进攻河洛道青州城,李书眼见大事不妙,率三万大军弃城而逃。
逃至佩城,大军压境,再逃。
逃至河滨城,大军三次压境,再逃。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李书连弃六城,直至河洛道号称最大最坚硬的“贺州”城,李书大摆空城计。联军轻敌冒进,进城,关城门,关门打狗。
刚进入贺州城的联军便发现,城楼上蓦然出现大批军队,一时间箭如雨下,联军死伤者过三万。
贺州城内尸骸遍地,惨不忍睹。
联军大败而逃,李书乘胜追击,夺赵国六城。
路上经过大篆边境,如今大篆内忧外患,陈姬前几年率军于龙眼儿阵斩二十万大军。
现在的大篆军队,都已经去了皇城附近,“勤王救驾”去了。李书顺手将大篆那身为边防重镇的“废城”收入囊中。
那从大隋边境溃败下来的联军在短暂的休养生息之后,便又不得不开赴大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