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可能还没死。(第2页)
攻过相低,刘监军罪不致死。
楚平帝把四皇子的书信,还有何光的部分书信,给大臣们传阅。
然后君臣一整天都在商量此事。
没有人看好岳晨。
几乎都认为岳晨去攻打哈曼城就是有去无回自寻死路。
这仅剩的两万岳家军,恐怕就要这么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今后,大楚王朝,再也不会有岳家军了。
他们就懒得再讨论岳家军,而是主要围绕着岳晨杀监军,抗旨不尊,非礼公主,以及杀害乖巧懂事、品学兼优的六皇子的事情,展开讨论和辱骂。
文武百官都纷纷要求陛下革除镇国王的王爷爵位。
除死岳阳和岳晨这对爷孙。
还要昭告天下,并为六皇子举行国葬。
六皇子死得太冤枉了,理应举国同悲。
当然,岳晨即将死在哈曼城,除死岳晨只是走个形势,最主要的是除死岳阳。
虽然岳阳已经重病缠身失去自由,但是却拥兵自重,意图谋反。
至于四皇子,他们一致夸赞,说四皇子有先见之明,是大楚之幸。
提前征召了六十万大军,成功把匈奴大军抵挡在了北幽关之外。
要不然,谁能抵挡得住匈奴王的百万雄师?
有四皇子在,北幽关绝对不会出问题。
只要把匈奴王暂时挡在北幽关外,就还能继续和谈。
应该对四皇子大加封赏,以彰显皇恩浩荡。
在这一点上,楚平帝跟大臣们产生了共情。
他下令革除镇国王的王号,并把岳阳以谋反罪下狱。
之所以没有直接砍了岳阳的脑袋。
并不是因为岳阳怀里揣着一块免死金牌。
而是岳阳太老了,全身是病,只要停止治疗,就根本活不多久了。
杀与不杀,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楚平帝就觉得,自己没有必要落一个骂名,还是叫岳阳自己病死好了。
何况,那块免死金牌,又是先皇当着他的面赏赐给岳阳的,再加上他小时候就把岳阳当成英雄,一直都很崇拜岳阳的镇国功勋,也不忍心杀。
把岳阳下狱后,楚平帝又亲笔给四皇子写了一封信。
北幽关的存亡,关系着大楚王朝的存亡。
他对四皇子给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