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军报 -2(第2页)
南安王道:“本王让你驱策野兽去杀高阳王,就是想要制造出他是意外遇险身亡的假象,让父皇查无可查。如果你出手补刀,难免会被发现人为的痕迹。高阳王被人刺杀,父皇绝对会尽全力彻查原因。头一个就会怀疑本王和东平王、晋王。父皇是什么样的人?聪明雄断,威豪杰立。有什么事情可以逃过他的眼睛?多一点痕迹,就早一点让他查到本王头上来。很多事情他只是不想去查,比如年初的唐参被刺案,你以为为什么案子查到一半父皇就喊停不让继续查了?真是因为父皇相信人是东平王或晋王杀的?不是的。那是因为父皇早就知道唐参已经投靠了东平王。禁卫军是保卫皇城和宫城安全的力量,说难听点,父皇的命都是交在禁卫军的手里的。禁卫军的统领成了东平王的党羽,父皇怎么可能继续留着他?早晚是要除了他的。父皇其实心里很清楚,唐参就是我们兄弟争权的牺牲品,究竟是谁干的,他并不十分关心。他虽然只根据表面的证据申斥了东平王和晋王,但他最后却并没有用本王推荐的人选,就是明白地告诉我们,他可以容忍我们争权,但决不允许我们染指御前的人。表面上看,父皇最后选择了高阳王举荐的万致远做了禁卫军统领,但实际上应该是高阳王的举荐恰好迎合了父皇的心意。父皇向来看重国公府,据本王的观察,父皇最属意人选的应该是万致宁。只不过被高阳王软磨硬泡,万致宁就变成了万致远。反正对父皇来说,禁卫军统领出自国公府,他就不怕禁卫军生乱。”
“陛下不能接受唐参是东平王的人,怎么能接受高阳王的人统领禁卫军?可见皇上是真的太宠爱高阳王了。”
南安王不屑地挑了挑眉:“高阳王?哼,我大魏朝祖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如果太子坐不上皇位,他拓跋濬就是再讨父皇喜欢,也不可能成为储君。至于为什么父皇选了万致远,我想还是因为万度归曾在战场上救过父皇的命。对于万氏一门的忠贞父皇向来都是坚信不疑的。再说万致远和高阳王从小一起玩儿到大,整日在父皇眼前晃悠,父皇对他的脾性也算是十分了解,自然对他也是另眼相看。就算他真是高阳王的势力,父皇也有把握能驾驭得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