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漠月伊人初见
第184章 阴谋 -4(第2页)
按照郭安之血书中的供词,在兵部衙门后面的暗渠里挖出了他复刻郑仪绝密柜钥匙的模子,在他府邸后院的芙蓉花树下挖出了一箱金条,书房的屏风后的地砖下挖出他和吐谷浑谍报人员之间的密函四封,其中详细约定了分四次交付七座关隘的换防图,并约定了每次交易的时间和收买情报的酬金数额。经核实,交易时间郭安之都以各种理由借口外出不在兵部办公,且密函中提及的四次交易的酬金数总额与花园中挖出的金条数吻合。
这个原本所有人都以为会是一桩极其难啃的案子居然就这么真相大白了。不仅朝臣们目瞪口呆,连太子都有些懵了。原本失去了吐谷浑细作的指证,太子手上的证据都只能证明郭安之在人员安排上有违规,谁也没想到在这样极其有利的局面下,郭安之居然会畏罪自尽并招供。
尉迟秋仁听了这个结果,不屑地笑了两声:“殿下真的相信出卖军情的事是郭安之一人所为?”
拓跋濬站在廊上,望着庭院中的桂花树,摇头道:“我当然知道这件事没这么简单。父王也认为郭安之的背后应该是南安王叔。可是目前我们手上掌握的证据实在有限,而且这些证据都只指向郭安之,没有一条能证明是南安王叔指使郭安之出卖军情或是能证明南安王叔参与了出卖军情的行动。尤其现在郭安之已死,所有的线索到了他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尉迟秋仁翻了翻白眼,道:“郭安之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他通敌叛国的情况下认罪,这一点本身就很不合常理。既然认了罪,却在牢中自缢身亡,那就更奇怪了。唯一能解释他突然认罪的理由,便是他已成为了弃子。他认了罪,就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让查案的人跳过侦查的过程直接得到结果,从而避免了侦查过程中可能被发现的指向他背后指使者身份的可能。而他的死,只能解释为他不愿意被审问,或者说,是他背后的人不愿意他被审问。只有他认了罪,闭了嘴,这桩案子才能到他这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