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漠月伊人初见
第186章 阴谋 -6(第2页)
“鹿尾村里捕蛇的另三户人家都是自祖上三四代起就在鹿尾村以此业为生了。而李金山家本不是鹿尾村的人,李金山今年二十五岁,十年前因为老家受灾父母双亡,来鹿尾村投靠舅舅舅母。他舅舅舅母正好膝下无子,便收留了他,还给他娶了媳妇。舅舅死后李金山便继承了他舅舅留下的三间土屋和一亩薄田。原本他舅舅还会些木工手艺,替乡人打个柜子箱子桌椅板凳的能贴补些家用,他舅舅死后,仅靠着那一亩薄田,李金山就很难养活一家人了,所以他便跟乡邻学着抓蛇。不过据其他几户捕蛇人说,李金山胆子很小,跟着学了好几年,仍然不敢独自去坡上捕蛇,每次都是跟着其他人一起去捕。因为胆子小不怎么敢出手,所以收获总是很小,有时候甚至只能给别人打打下手,回来能分给他一两条小的。村民们常常笑话他,他也从不还嘴,只是默默地听着。可是山体滑坡的前一天,他却突然因为村民的嘲笑发了火,一个人背着竹篓去了北坡,扬言两个时辰之内必能抓到一条大蛇,要求其他人两个时辰之内谁都不许去坡上找他。于是他一个人在坡上呆了两个多时辰,才回到村子里。”
“捕到蛇了?”
“据说并没有捕到,还弄得全身都脏兮兮的。被村民们好一通嘲笑。”
尉迟秋仁用手指轻轻敲着栏杆,道:“一反常态,借口捕蛇独自上坡,便有了埋火药的机会;暴雨过后坡上泥石本就松动,不需要太大的火力,只需要十来斤火药炸出些动静,自然就能引发大规模的山体滑坡;上坡捕蛇需要背竹篓,竹篓腹大颈细,口上还有细竹篾盖着,若是在竹篓里藏个十来斤火药,倒也不容易被发现。这么看来这个李金山的确有些嫌疑,但这也只是嫌疑,没有实证很难说就是他干的。”
拓跋濬点头表示赞成,继续道:“父王又细细查了李金山的底。他原来还有个弟弟,叫李银山,比他小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