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赏梅煮酒,天下英雄(第3页)

 可正在这时—— 

 蹬蹬蹬~~ 

 随着一阵脚步声响,一名甲士急匆匆从远处跑来,单膝跪地,道:“启禀主公,河东太守王邑,紧急求见。” 

 “王邑?他不在河东与姜耀交战吗?来我这里干什么?” 

 必须说明的是,王邑代表大汉朝廷进驻河东,为河东太守,被河东的世家大族架空。 

 他是忠于大汉朝廷的,而不是忠于曹操。 

 换言之,王邑就如同太尉杨彪一样,曹操对其不是倚重,而是深深忌惮。 

 也正是因为如此,姜耀才没杀王邑。 

 解决了河东匈奴之事后,姜耀把王邑放归朝廷,用来恶心曹操。 

 不管怎么说吧,王邑毕竟是河东太守,曹操还是赶紧命人相见。 

 “下官河东太守王邑,拜见大司空、行车骑将军。” 

 “王太守免礼。”曹操招呼道:“王太守这边来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豫州刺史,刘备刘玄德。今日,吾与玄德赏梅煮酒论英雄,不知王太守有何高见啊?” 

 “哎!什么煮酒?什么英雄?车骑将军,这酒你还喝的下去?到了现在,你还有心情论什么英雄?你知不知道,河东已经不为朝廷所有?” 

 曹操面色骤变,道:“你…王邑,你说什么?” 

 “我说…姜耀不仅全取河东二十县,五十余万子民。而且,他还将河东郡内的匈奴兵屠戮一空,尽收河东军民之心。事到如今,河东已经反而成了姜耀的基业了!” 

 “啊?竟…有…此事?” 

 当啷~~ 

 曹操手中的酒杯掉落于地却还浑然不觉,喃喃道:“看来,这天下英雄,是非加上姜耀不可了。” 

 “曹公!” 

 刘备觉得,现在他应该竭力表现出对曹操的忠诚,开口劝道:“姜耀如今有了弘农、河东两郡,还有南阳半郡以及潼关,根基已成。朝廷仓促之间,恐难获胜。为了昂公子以及曹洪、于禁等将军的安危计,是不是跟姜耀讲和为好?” 

 “讲和么…也好,那我就派…就派…罢了!” 

 想着想着,曹操摇了摇头,道:“吾既要和姜耀约和,又何必派什么使者交通消息?” 

 “曹公的意思是…” 

 “我这就修书一封给姜耀,各率三千军,和姜耀相会于孟津之野。双方有什么和谈的条件,都当面讲明。吾也借此机会,会一会这位当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