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得手,姜耀趁虚而入(第3页)
罗马公民,全部参军。大唐朝廷再强,也顶多全民皆兵吧?
看来,这场仗要赢,没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啊!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啊!
不过,待引起群臣足够的重视后,姜耀又轻笑一声,道:“怎么样?罗马人保家卫国的能力,非常强大吧?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那是四百多年前的罗马。如今的罗马,虽然领土是之前的数倍,但是,保家卫国的能力,恐怕大不如前了。所以,大家虽然要对此战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也不必太过担心。”
“为何?”有臣子不解地问道。
姜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向贾诩:“文和,你来解释一下吧。”
“遵旨。”
贾诩道:“陛下刚才把罗马说得非常强大,只是要吾等摆脱骄傲自满的情绪而已。正如兵法所云,骄兵必败。但是,事实上,今日的罗马,不是当初的罗马……”
现在的罗马,当然不是当初的罗马!
罗马和迦太基相持了二十多年,才熬到了最终的胜利。那么,这二十多年里,罗马公民都参军了。是谁在耕田种粮,是谁在纺织做衣,是谁在制造甲胄军械呢?是奴隶和自由民,以及女人!
换言之,罗马只有少部分成年男子,有着公民的身份。
其余男子,有大约三成的人是奴隶,有五成以上是自由民。
真正的罗马公民,大概只占全部成年男子的一成多一点。
也就是说,罗马只是罗马公民的罗马,而不是境内所有罗马人的罗马!
而到了现在呢?
罗马人因为富贵的生活,逐渐腐朽下去,不再堪战。
于是乎,赛维鲁这个只信奉力量的皇帝,将希望寄托在蛮族的身上,麾下大军中有着大量的蛮族。
在华夏的压力下,塞维鲁与蛮族全面合作后更不得了,将包括蛮族在内,所有罗马境内所有人,都赋予了罗马公民的身份。
完全可以说,现在的罗马,是罗马境内所有人的罗马。
“还是不对吧?”姜修听到这里,越发迷惑了,道:“罗马成了罗马境内所有人的罗马,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如此以来,塞维鲁就能发挥全体国民的力量了,实力岂不是更加强大?”
“你猪脑子啊!”
能如此不给姜修面子的,除了姜耀之外,也只有同是姜耀嫡系的李谭了。
李谭冷笑道:“如果,现在,陛下下旨,给予大唐境内所有人华夏子民的身份,你以为如何?”
“那怎么行?”姜修当时就急了,道:“咱们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大唐帝国,那些异族凭什么和咱们平起平坐?还有,都是华夏人了,咱们的路谁来修?咱们的钾肥,谁来制?咱们的女奴,又从哪来?那些华夏移民们,又凭什么一个人娶四五个妻妾?”
李谭道:“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既然罗马,已经成了罗马境内所有人的罗马,其实也就不是任何人的罗马了。对于罗马人来说,先辈们不惜一切代价建立的罗马,凭什么给异族享用?对异族来说,没有出半分力,就得到了罗马公民的身份,又怎么会珍惜?他们只会以为,是罗马人的软弱,不得不对他们做出妥协。”
姜耀总结道:“所以,现在吾大唐和罗马之争,其实可以看做两种理念之争。或者说,前罗马和后罗马之争。现在的罗马,是罗马境内所有人的罗马。之前的罗马,仅仅是罗马公民的罗马。而吾大唐呢?仅仅是全体华夏人的大唐,绝不包括那些异族!诸位爱卿,你们以为,哪种理念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呢?”
“当然是我们的理念!”
“我们拼死拼活,建立繁华富庶的大唐,是为华夏人建的!可不是为异族人建的!”
“我们人人愿意死战,就是为了让让后世子孙遍布寰宇!是为了让所有异族,都仰我华夏的鼻息!而不是给异族当牛做马,让他们享受我们的成果!”
“我华夏先贤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又云,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实在是至理名言!”
“吾大唐才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塞维鲁这蠢货,不过是在自取灭亡罢了!”
“一个国家,到底是谁的国?搞清楚这个问题,才是君王的大智慧啊!陛下高屋建瓴,一语可当百万雄兵,真乃华夏之幸,江山社稷之幸也!”
……
人们议论纷纷,对塞维鲁的策略,充满了鄙夷和不屑!对姜耀一直强调的华夷之辩,充满了钦佩!
当初那个朝气蓬勃、能令公民从上到下,一心为国的罗马,已经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盘散沙罢了。
虽然,落日余晖,回光返照,还会有一些罗马的仁人志士站出来,为罗马流尽最后一滴血。大唐军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可有半分轻敌之处。
但是,从战略上讲,罗马败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