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盘点姜耀实力,孙权跪了(第3页)

 三千六百万人口是什么概念? 

 曹操现在治下的总人口,不过是一千二百万。 

 孙权治下现在的人口,不过是六百万。 

 双方加起来才不过是一千八百万! 

 如果,姜耀只有两千六百万人口,还可以说有一拼之力。但是,事实上,姜耀有三千六百万人口,吴魏两国的人口加起来,才仅仅是姜耀治下的一半! 

 再想想看,东吴六百万人口都有十五万野战军了。人家姜耀三千六百万人口,得有多少野战军? 

 派出四十万野战军来灭东吴,有什么派不出来的? 

 非常合理好不好! 

 鲁肃继续道:“天策军的大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战力比我东吴强大,这公瑾是认可的吧?” 

 “吾当然认可。”周瑜苦笑道:“我华夏北方人的身体要比南方人高壮一些,更适合战斗。另外,我华夏北方的敌人比南方的蛮人难对付多了,更加磨砺了天策军的战力。原本,我东吴还可以依仗水网密布、气候炎热的地利优势,然而,如今天策军已拥有荆州和交州,再加上刘备的蜀军,我军的这些优势已然荡然无存。” 

 鲁肃道:“非但如此,天策军的器械,还远比咱们犀利。那什么恐怖的诸葛连弩就不说了,公瑾你看看,这是什么?” 

 “一把刀?” 

 “准确地说,这是上次沙羡城之战时,甘兴霸将军从天策军一名小校手中缴获的战利品。”鲁肃解释道。 

 说话间,鲁肃随手从袖兜中取出了一条纱巾,向上扔去。 

 唰! 

 寒光一闪,那纱巾被轻松斩为两半。 

 “公瑾以为,此刀如何?” 

 “真是一把绝世好刀。连半空中的纱巾都可以随意斩断,吹毛断发都不足以形容此刀的锋利。” 

 “但如此宝刀,在天策军却是稀松平常。”鲁肃道:“事实上,据逃回来的将士回报,这种宝刀是天策军军官的制式指挥刀,名曰天策雁翎刀。千夫长以上者,每人手中都有一把。” 

 “这样啊……” 

 周瑜的面色变得无比难看。 

 这种极为锋利的指挥刀,每个武人都非常喜爱。但是,你要说它有多大的作用吧,其实也不尽然。 

 简单的道理,真正的战场上,人们要穿甲胄的。 

 尤其是重甲,必须用重武器来破。用这种宝刀砍重甲,只会卷了刃,白瞎了东西。 

 不过,窥一斑而知全豹。 

 如此宝刀,都配发到千夫长一级了,那天策军的冶炼技术得多么先进? 

 天策军的甲坚兵利,绝不是东吴能望项背。 

 人数处于绝对劣势,战力处于绝对劣势,连武器都处于绝对劣势,这可怎么打? 

 事实上,周瑜现在,已经完全猜到姜耀的策略了:一方面,在西方采取守势,在东方采取攻势。另外一方面,在东方隔断长江,对曹魏采取守势,集中全力对孙吴采取最为凌厉的攻势。灭掉孙吴后,再灭曹魏。最后,和西方联军一决雌雄。 

 能实现吗? 

 非常可能实现! 

 以周瑜的智慧,竟然从这个策略中挑不出半点毛病来! 

 “所以……”周瑜艰难地开口,道:“我东吴,确实面临亡国之危。唯一的可行之策,就是向姜耀求和。毕竟,有尚香郡主的关系,姜耀未必会斩尽杀绝。再者……我东吴一求和,曹操独木难支,焉敢不求和?然后,姜耀携华夏三诸侯之军,对付四国联军,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公瑾英明,王上也是这么想的。” 

 “英明?我英明个屁啊!我……我……我……” 

 噗! 

 一口鲜血,再次从周瑜口中狂喷而出。 

 很简单道理,东吴要向天策军求和,总不能空口白牙的求吧?得拿出诚意来! 

 而姜耀最喜欢的是什么?那还用问吗? 

 早在沙羡城下,周瑜就预感到要赔了夫要折兵了。如今,噩梦照见了现实! 

 为什么,在他的家中,是鲁肃在等他醒来,而不是他心爱的女人小乔? 

 鲁肃不就是,在等着他亲口说出,只能向姜耀求和的话语? 

 为了吴国,他周瑜这个水军大都督不牺牲谁牺牲?作为白衣渡江的始作俑者之一,他周瑜付出代价,难道不是责无旁贷? 

 献出小乔,合情合理,地义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