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好处姜耀得,黑锅赵佶背(第2页)

 但问题在于,你即便拿出了地契,官府也会问这地契是哪来的。你说是甲卖给你的,那甲的田地是从哪来的?哦,是从乙那买来的。那么,乙的田地,又是怎么来的呢?从丙那里买来的。那么,丙的田地又是从那来的呢? 

 …… 

 以此类推,从甲到乙,从乙到丙,辗转追究,直到没有证据。这田地也就不是你的了,收为官田。 

 当然了,大宋朝廷是讲理的,地虽然不是你的,但是你种了这么多年,也不好夺你的生路不是?所以,这田地你还种着,只是从这些田地的地主,变成朝廷的佃农罢了,需要每年交租。 

 对了,前些年需要交的租,你也补一下。 

 就这样,杨戬从汝州开始,慢慢地扩展到京东、京西、淮西、淮北……不知弄得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非但如此,他还将八百里梁山泊都划归了官府所有。 

 本来,八百里水泊梁山,不知有多少渔民依靠捕鱼为生。杨戬按船定租税,渔民们要想继续捕鱼,就必须缴纳沉重的税收。有违犯的,就以盗窃罪抓起来。 

 非但如此,按照朝廷本来的规定,遭水旱灾害时可免税。 

 但是,这些“括田”的所在,就算百姓们遇到水旱洪涝之灾,也概不得减免。 

 那百姓还能活下去吗? 

 不反等什么呢? 

 后来,水泊梁山大兴,成为大宋的心腹大患,这“括田令”真是功不可没。 

 “不过……”姜耀眉毛微微一挑,道:“师师知道,这些田地收归官府所有之后,吾准备怎么办呢?” 

 李师师冰雪聪明,道:“你的意思是,重新分给百姓耕种?” 

 “可以这么说。不过,更准确地说法,是实行’均田制’。让这十三州县,耕者皆有其田!” 

 “妙啊!此计极妙!” 

 李师师瞬间秒懂,道:“杨戬括田,只敢括那些地方富户和平民百姓的田,不敢侵染兼并土地最多的士大夫的田地。而现在,你施括田令,却是要连士大夫的田地一并括掉,并且采用唐时的均田制,将这些田地分给所有耕田的百姓。如此以来,十三州县耕者尽有其田,离五谷丰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目标,还会远吗?而且……” 

 姜耀追问道:“而且什么?” 

 “你这坏人,做出如此滔天‘恶事’。士大夫却都会把这笔账,算到赵佶都头上。毕竟,这括田法,他早就下旨执行了。如今,又亲自巡幸梁山,大行括田法。不是他的主意,又是谁的主意呢?” 

 话说到这,其实李师师已经意识到,这个怀抱自己的男人,有胸襟,有抱负,更有手段,确实是她心中的盖世英雄! 

 李师师望向姜耀目光迷离,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 

 姜耀知道佳人已经情动,俯身相就,向着她的朱唇而去。 

 “等……等一下!” 

 李师师却忽然伸手拦住了姜耀的侵袭,道:“仅仅做坏事,杨戬是够了。但是,你是要想十三州县的土地,平均分给耕田的百姓,你真有把握能实现吗?一年的时间够吗?” 

 姜耀当然有把握了。 

 这么多系统奖励的忠诚度百分百的军士在手,再行一次“均田制”有什么困难? 

 至于一年的时间太短,难以甄别那些人是真正种田的百姓么…… 

 姜耀微微一笑,道:“除了杨戬之外,吾还想用一个人。” 

 “谁?” 

 “宋江,江湖人称及时雨之人,师师听说过么?” 

 “宋江么……” 

 还是那句话,李师师身处大宋最顶级的烟花之地,消息是非常灵通的。 

 无论黑白两道。 

 她还真听说过,“及时雨”宋江的名号。 

 她微微点头,道:“若得宋江之助,你可就真的事倍功半了。” 

 “那么,师师认为,吾是不是盖世英雄呢?” 

 “应……应该算吧。” 

 “那么,一年后,师师你应该不走了吧?待吾取了天下,就立你为贵妃。虽然不是母仪天下,但也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贵……贵妃?” 

 李师师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心下了然。 

 是了,赵佶是绝不可能把她接入宫中的,一方面是因为她的身份太过低下,一方面是赵佶这个皇帝无功于天下,威望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