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卑弥呼入宫,环球航行(第3页)

 如今,卫温已经完成了这场环球航行,回到了华夏。 

 整好,命卫温向姜耀献礼。 

 姜耀非常高兴,亲自郊外迎接,并且准许军民百姓进行观礼。 

 一方面是因为,卫温不是简单人物。 

 在历史记载中,东吴皇帝孙权命他与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州(台湾)、亶州。虽未找到亶州,却在台湾当地俘获了数千人而还。不过可惜,回来后不久,就被疑心甚重的孙权,以“违诏无功”的理由,下狱杀了。 

 现在,孙权有广大的地盘要收取,海军战将非常重要,当然不会要卫温的命了。 

 不管怎么说吧,如此在历史上对华夏有大功的人物,姜耀当然要给其无限风光。 

 另外一方面,则是卫温此举,不仅是对姜耀有功,对华夏有功,更是对整个人类有功,值得如此殊荣! 

 “微臣卫温,参见天策秦王,秦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卫温大礼参拜,激动地满面通红。 

 他当然知道,完成环球旅行的功劳非常大。但是,这可是天策秦王,马上就要登基为帝的姜耀的郊迎之典啊! 

 谁受过这待遇? 

 连孙权、曹操、刘备都没有! 

 只有他卫温! 

 如此殊荣,卫温怎能不激动异常? 

 “卫爱卿请起。” 

 姜耀沉稳地开口,声音中透露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闲话少叙。你现在就当孤的面,当着这满场的军民百姓,乃至天下人的面,详细叙述你这次环球航行的全过程!” 

 “遵旨!”卫温躬身应道,“臣此次的环球航行,是按照秦王所赐的地图,选择了一条从东至西的路线。我们自林邑扬帆起航,途经马六甲海峡、绕过非洲好望角,一路向西,横跨了整片广袤无垠的大西洋……” 

 他的语气平静而充满力量,仿佛又重新经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程。 

 卫温继续讲述,他们从好望角启航后,在海上历经三十七天的艰苦航行,终于征服了那片被称姜耀为大西洋的辽阔水域。随后,他们抵达了一条大河的入海口。 

 当时,天寒地冻,粮食严重匮乏,船员们的心情沉重至极。他们在那里休整了长达半年之久,期间与土著民发生了无数次的摩擦与冲突。最终,他们沿着海岸线向南进发,祈求天公的眷顾。 

 幸运的是,三天后,他们发现了姜耀所给的地图上,那条向西延伸的海峡。从此,这条地球上重要的海峡有了名字——卫温海峡。这是姜耀曾经答应过的,谁先经过这条海峡,就以谁的名字命名,以表彰华夏的英雄。 

 然而,乐极生悲。 

 就在那个夜晚,一场猛烈的暴风雨骤然而至。狂风肆虐了三天三夜,他们痛失了一艘战舰后,才得以继续前行…… 

 在这漫长的航行中,他们曾受到过土著人民的热情款待,也曾遭遇过野蛮部落的偷盗。甚至与那些仍处于奴隶社会的野人部落发生过激烈的战斗,还曾处决过一位所谓的“国王”。 

 船队内部也曾爆发过动乱,但最终在卫温的铁腕之下得以平定。淡水匮乏的困境曾迫使他们采取极端的措施来维持体液平衡。疫病的肆虐更是夺走了他们两百四十七位同袍的宝贵生命…… 

 最终,这支起初由三千零六十三人组成的船队,仅有两千二百四十人幸存下来,回到了华夏,迎来了他们应有的荣耀与赞誉。 

 在场的军民百姓们听得如痴如醉,时而为他们遭遇的艰险而揪心不已,时而为那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而心生向往。而当听到他们最终成功归来的消息时,无不从内心深处爆发出欢欣鼓舞的喝彩声。 

 当然了,在场的军民百姓都明白,表面上这场环球航行的最大功臣是卫温,实际则是天策秦王姜耀。 

 若无他提供的地图,卫温怎么知道寰宇其实是个球形?又怎么可能进行这场环球远航? 

 卫温自己,更是明白这个道理。 

 待人们的声音渐低,卫温朗声道:“现在,臣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寰宇其实是是圆球,只要一直向一个方向走就能回到原地。更是能证明,秦王所言,一切为真!秦王确实天命所归,应为我华夏天子。” 

 顿了顿,他大礼参拜,道:“臣卫温,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紧随其后,大礼参拜,声传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