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姜耀登基为帝,普天同庆(第3页)

 他顿了一顿,接着说道:“然而,朕的赏赐并未到此为止。因为,为了大唐建立,立下最大功劳的,既不是他们,也不是朕,而是全天下的华夏百姓!大唐,也并非仅仅是朕一人之国,并非仅仅大唐全体官吏之国,且而是全体华夏百姓共同的国度!所以,接下来,朕还要对我华夏的百姓进行赏赐!对,全体华夏百姓!包括蜀王、吴王、魏王治下的华夏百姓,这是朕和他们商议之后做出的决定!” 

 “陛下,您的意思是……要大赦天下,以此恩泽万民吗?”有人忍不住试探着问道。 

 大赦天下嘛,历代皇帝登基,都这么干。 

 到了东汉,都不仅仅是皇帝登基了,什么太后大寿,什么皇帝得子,什么天降祥瑞,都能成为大赦的理由。大赦越来越滥,越来越频繁。甚至有很多人,专门钻空子,在“大赦天下”之前把仇人杀了,然后逃走。过几天,朝廷宣布大赦天下,他们就能大模大样地回来了。 

 姜耀微微摇头,冷冷一笑,道:“哼,大赦天下?那不过是让罪有应得之人逃脱法网的伪善之举。朕岂会如此轻率地施恩?朕要做的,是真正让我华夏百姓受益的实事!” 

 顿了顿,他环顾四周,声音铿锵有力:“朕在此立誓:终朕一生,绝不行大赦天下的虚伪之政!若吾大唐后世之帝有此行为,便不是朕的子孙,天下共诛之!” 

 全场一片哗然,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朝廷大赦的弊端谁不清楚?得利者绝对不是他们这些安分守己的军民百姓,而是那些作奸犯科之人! 

 要是大赦有用的话,还要衙役干什么? 

 此时此刻,近百万军民百姓军士翘首以盼,他们既有兵也有民,期待着姜耀的真正赏赐,这项赏赐都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姜耀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缓缓道出他的第一项赏赐:“从今日起,吾华夏子民,任何人皆可贩盐,并无任何税收!” 

 “陛下万岁!” 

 “陛下圣明啊!” 

 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如今,无论是姜耀的治下,还是曹操、刘备、孙权的治下,都依靠的不是盘剥华夏人,而是几乎无穷无尽的异族。所以,即便取消盐税,也对他们的收入造不成太大的影响。 

 但是,钱谁不爱啊? 

 能多收谁愿意少收? 

 姜耀这第一道旨意,就充分说明,姜耀之前所言,并无半分虚假。这新生的大唐帝国,与之前的国度,是完全不同的! 

 是为了全天下华夏百姓封福祉!、 

 大唐,并非仅仅姜耀一家一姓的大唐,而是属于全体华夏百姓的国度! 

 人们岂能不欢声雷动? 

 紧接着,姜耀宣布了第二项赏赐,道:“从今日开始,吾华夏所有徭役,一概取消!若各州、郡、县,确需要营造工程,须向朝廷申请,由朝廷拨付费用雇佣民夫完成。朝廷大军,亦通过招募完成,朝廷按月给予军饷。若以后各地官府再有征发徭役之事,即为谋反,诛九族!” 

 “陛下啊!” 

 “吾的陛下啊!吾的君父啊!” 

 “尧舜之君啊!陛下简直比尧舜还像尧舜之君啊!” 

 …… 

 这道旨意宣布完不知多少人主动跪倒在地,不知多少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很简单的道理。 

 华夏百姓两成以上的负担,就在这徭役上。如果不想服徭役,就要缴纳免疫钱。 

 如此一笔宝贵的收入,朝廷真的舍得? 

 这也太慷慨了吧? 

 事实上,姜耀还就是这么慷慨! 

 有那么多异族服徭役,压榨华夏百姓干啥?君不见,天策运河的建立,都是由两百多万异族奴隶完成的吗? 

 还有最关键的,徭役制度存在着诸多弊端。 

 尽管律法明确规定了百姓需服徭役,并允许在官府需求减少时,百姓可以通过交纳免役钱来替代实际服役。然而,律法却未对百姓服役的具体内容作出详尽规定。同时,当官府对徭役的需求降低时,律法也未明确哪些人仍需服役,哪些人只需出钱即可。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律法层面上根本无法作出详尽规定。 

 这种模糊性为各级官吏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了无数的人间悲剧。因此,安排徭役往往成为官吏们敲诈勒索百姓的重要手段。 

 据姜耀粗略估计,在曹操等人的治理下,百姓为交纳一文钱的徭役钱,实际上需要付出三到五文的代价,其中大部分钱财都落入了贪官污吏的腰包。 

 在天策军治下,虽然没有这些弊端,但是这弊端依旧可能出现不是?现在,姜耀全面废除徭役,算是给百姓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还有第三项赏赐……” 

 此时此刻,千秋台附近,近百万军民百姓,鸦雀无声,唯有姜耀的声音在回响。 

 姜耀耀的诚意和决心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期待着接下来的赏赐,相信他一定会带给他们更多的惊喜和福祉。而姜耀接下来的话,也确实没有让他们失望,第三项赏赐更加石破天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