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山河一统,小龙女遭劫(第2页)

 姜耀更加师出有名,用了两年时间讨平张士诚。 

 张士诚解决完,四川的明玉珍吓破了胆。 

 他也是明教一脉,姜耀还没派使者呢,就主动要求上交地盘和兵权,任姜耀处置。 

 福建的陈友定虽是乱世中的军阀,却以大元忠臣自居,姜耀直接花了一年时间武力荡平,陈友定满门良贱,一体诛之。并且,顺手把元末军阀中实力最弱的方国珍也给灭了。方国珍就是个海盗,反元是为了有不限制的祸害百姓的权力,堪称罪恶滔天,姜耀也杀了他全家。 

 广东的军阀何真,见陈友定、方国珍的下场如此悲惨,虽不是明教一脉,也赶紧请降。 

 至此,华夏南方除了云贵地区外,尽入姜耀之手。 

 然后,姜耀才由明国大元帅,进位明王。 

 这些年姜耀之所以没有进攻北方,覆灭元廷,实在是不用他打,北方的大元内部已经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了。 

 大元皇帝,也就是后世之人口中的元顺帝,昏庸无道,皇后和太子就把他软禁了,打算废掉他,让太子上位。 

 在废帝之前,肯定得先剪除皇帝的心腹。 

 其他人都乖乖应命了,但是孛罗帖木儿不服,起兵“清君侧”,攻陷了大都,太子逃走。 

 但是,孛罗帖木儿也不是什么忠臣,不但不归政皇帝,还把皇后玩了个十分通透。 

 太子逃到了王保保的军中。 

 对,汝阳王的义子,也就是赵敏的哥哥王保保,在汝阳王去世后,接掌了汝阳王的兵马。 

 王保保起兵攻打孛罗帖木儿,获得了胜利。 

 不过,王保保想做忠臣,不愿意拥着太子逼宫,在大都外三十里,就命大军停止了前进,只率数百人进入了大都,想给太子和皇帝说和说和。 

 结果,太子不信任他了,皇帝更是讨厌他,里外不是人。 

 太子和皇帝又联起手来,将王保保排挤出中枢,让他去对付姜耀。 

 王保保手中的力量不是姜耀的对手,就要调动陕甘地区的元朝军阀。那些军阀不服王保保,在皇帝和太子的支持下,和王保保大打出手,整个北方地区乱成了一锅粥。 

 直到姜耀大致扫平南方,大元内部还在激烈的内战中呢。 

 然后,姜耀直接率四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一路势如破竹,先取山东,后平河南,攻破了大都。 

 姜耀在大都,正式登基为大明皇帝。 

 封周芷若为皇后,杨不悔为贤妃,殷离为德妃,赵敏为惠妃。黛绮丝不愿封妃,只愿清洗罪孽,也就罢了。 

 然后,姜耀修书一封,给陕甘地区的王保保,你妹子都封妃了,你投降过来,就是国舅爷,朕不会亏待你的。 

 但是,王保保坚决不肯。 

 姜耀干脆派徐达常遇春,率二十万大军,向陕甘进军,王保保不敌败退回草原去了。 

 没错,就是徐达。徐达是朱元璋的发小,又不是卖给朱元璋了。姜耀吞并了朱元璋的势力,徐达也只能对姜耀效忠。 

 又休养生息三年后,姜耀御驾亲征,扫平北元,王保保自尽于败军之中。 

 再过五年,姜耀再次御驾亲征,至中亚地区和历史上数得着的征服者瘸子帖木儿开战。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华夏有个偷牛的孩子朱元璋崛起时,中亚也有个偷羊的孩子崛起,就是帖木儿了。其人阴狠狡诈,最爱干的是征服一座城市后,用那个城市除了工匠和美貌妇人外,其他所有人的人头修筑一座骷髅塔,彰显他的武功。 

 如果历史没有被姜耀改变的话,帖木儿会在晚年,率数十万兵马,发动一场对大明的远征。不过,走到半路,帖木儿就病死了,这场旷世大战也就无疾而终。帖木儿建立的庞大帝国,也很快就分崩离析。继承了他部分遗产的一个孙子,率军进攻天竺,建立了赫赫有名的莫卧儿王朝。 

 不管怎么说吧,姜耀穿越这个世界,已经近二十年,火器研究早已到了燧发枪的时代,大炮也有了开花弹。 

 帖木儿那些冷兵器为主的精锐,完全不是火器部队的对手,被姜耀轻松碾压。 

 而且,托帖木儿的福,中西亚的名城,都被他毁灭的差不多了,敢于反抗强者的人也被帖木儿杀得差不多了,新的一代还没成长起来。姜耀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就全取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