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章 击杀大汗蒙哥,囚禁黄蓉(第2页)

 叮铃铃~~ 

 随着一阵马褂銮铃声响,吕文德一边高声叫喊,一边率领数十骑飞奔而来。 

 他快步走上了点将台,高举一卷黄绫圣旨,高声道:“北伐中原,诚然重要。但是,需要朝廷仔细统筹,从长计议,万不可冲动!如今,朝廷已经封姜英雄你为显谟阁学士,即日入京献俘面圣!” 

 顿了顿,又向八万虎贲看来,道:“尔等也俱有封赏,北伐之事,暂且坐罢!” 

 哗~~ 

 吕文德话音刚落,全场一片哗然。 

 “怎么?不北伐了?” 

 “朝廷这是像不信任岳武穆一样,不信任姜大帅啊!” 

 “不知是谁进了谗言,这是朝中出了秦桧!” 

 “哼哼,恐怕不止秦桧那么简单!如果没有高宗支持,秦桧有那么大的胆子?!” 

 “慎言!慎言!咱们看姜元帅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他还敢抗旨不成?” 

 “恐怕咱们也没好下场。” 

 “完了!大宋中兴无忘!” 

 “难道,我华夏族运已到尽头,姜英雄的出现只是回光返照吗?” 

 …… 

 姜耀自从掌握兵权以来,一直对士兵们进行爱国教育,岳飞之事,更是大讲特讲。将士们谁不知道当初的岳飞是何等英雄,后来又是何等悲惨的下场?他那些部属,也都命运惨淡。一时间如同一盆凉水兜头而落,将士们沮丧愤懑之极。 

 然而,姜耀的回答,大大出乎了八万虎贲的预料之外。 

 姜耀向吕文德看来,道:“我都封了显谟阁学士了,敢问朝廷封了你什么官儿呢?” 

 吕文德道:“皇恩浩荡,封吕某为为京湖制置使、加封宁国公。” 

 姜耀朗声道:“那敢问宁国公,这华夏是谁家的天下?” 

 “当然是赵家的天下。” 

 “哼,如果是赵家的天下,这天下兴亡,与我姓姜的何干?与这些将士何干?”姜耀以平生最大的音量,道:“我以为,华夏乃华夏人之天下也!正如我华夏先贤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吕文德面色大变,道:“怎么?姜耀,你想造反不成?” 

 “非是造反。而是如今,十二万蒙古主力被灭,我华夏北伐有望。为了华夏,我姜耀誓死北伐,绝不奉诏!” 

 “姜显谟,你可要想清楚了,你如果执意北伐,就是朝廷的叛逆,会断绝你的一切后勤粮草供应。” 

 “那又如何?”姜耀毫不在乎地道:“这话说的,好像是大军的军饷,是朝廷发的似的。我麾下大军的军资,还不是一直姜某一力承担?” 

 吕文德气急败坏地道:“你……你会后悔的!” 

 “我后悔不后悔,容后再论。倒是你宁国公……”姜耀道:“吾等逆了朝廷之意,坚决北伐,势必会被朝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如果朝廷为难将士们的家眷……别的不敢说,姜某人的本事,你是知道的。吾取你性命,如探囊取物尔!” 

 “你……你……咱们走着瞧!” 

 吕文德无计可施,又着实怕了姜耀的手段,悻悻而去。 

 姜耀再次向将士们看来,道:“吾再说一件事吧。在距今一百年前,我华夏出了一位大英雄。他率军北伐,中原各地军民百姓人心振奋,群起响应。一时间,黄河南北共有数十万华夏好男儿参加义军,金朝自燕山以南号令不行。可正在这时,朝廷有旨意到,命那大英雄领兵北返。大英雄退兵之日,汴梁百姓遮道相留,说相公此去,吾等死无葬身之地矣!大英雄也泪洒当场,慨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最终,那大英雄宁可抗旨,也要留军五日,掩护汴梁百姓军民退往襄汉。然后,故土难离,又有多少人有能力和这位大英雄一起背井离乡?还有大英雄能救一部分汴梁百姓,那黄河两岸的数十万义军响应他的义军怎么办?他们的家属呢?大英雄一撤军,注定是我华夏百万生灵惨遭杀戮!此后,朝廷北伐,再难获得北方百姓响应矣!” 

 将这段话讲完之后,姜耀再次缓缓向大家看来,道:“大家知道,吾所说的这位大英雄是谁吧?” 

 “是岳武穆!” 

 “是您刚才说的,岳飞岳鹏举!” 

 …… 

 将士们纷纷回应。 

 姜耀道:“的确,是岳飞岳鹏举。岳飞对得住大宋朝廷,从总体上讲也对得住华夏百姓。但是,他绝对对不住,那些跟随他的将士,更对不住响应他的数十万义军。吾在此想说的是,我姜耀绝不做岳武穆!尔等如果跟随我,我就绝不会抛下你们不管。北方百姓如果跟随我,我也就绝不会抛下他们,听什么朝廷的命令撤军。现在,愿意从我北伐者,留在原地。不愿意随我北伐者,尽可回家,姜某绝不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