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杨玉环醉酒,系统升级(第2页)

 非但如此,上官婉儿还文采颇佳,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当然了,文才只是点缀,最重要的是上官婉儿的姿色。 

 史有所载,“天后(武则天)每对宰臣,令昭容(上官婉儿)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一日宰相对事,昭容窃窥,上(武则天)觉。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拔。昭容遽为乞拔刀子诗。后为花子,以掩痕也。”“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 

 这话是什么意思? 

 上官婉儿的面上被小刀划了一道口子后,用来遮盖伤口的装饰,都被世人认为非常美丽。天下美人们争相效仿,称为“红梅妆” 

 还有,上官婉儿有“玉簪花神”之称,传说上官婉儿常喜花前读书,尤爱在夏日的傍晚,伴着玉簪花的幽香,细细品味书中的辞章妙句。 

 姜耀改变了历史,上官仪没有获罪。 

 不过,上官婉儿刚刚长成,就被姜耀宣入宫中,好好品味了。 

 有什么啊? 

 武则天作为应国公武士彟的女儿,身份尊贵不?在历史上,还不是唐玄宗李世民听说武士彟之女“容止美”,直接就宣进宫里去了。 

 这就是封建社会帝王的快乐了。 

 只要有意,天下美人任取之。 

 还比如说,江采萍。 

 江采萍,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梅妃,唐玄宗宠妃了。 

 在后世,这江采萍被后世评为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 

 她自幼就读书识字、吟诵诗文。九岁时,已能背诵《诗经》中记载周文王后妃事迹的《周南》和《召南》两部分诗。十四岁,善吟诗作赋,自比晋朝才女谢道韫,不仅长于诗赋,还精通乐器,善歌舞,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在历史上,唐玄宗遣高力士出使闽越,江采萍被选入宫。唐玄宗爱如至宝,大加宠幸,赐东宫正一品皇妃,号梅妃。 

 在姜耀这里就没那么麻烦了,一道旨意下,梅妃江采萍也成了姜耀的禁脔。 

 还有关盼盼。 

 在历史记载中,此女为徐州守帅张愔的爱妾,白居易做客张府时,与其有一宴之交,盛赞她的美丽道:“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张愔死后,关盼盼独居徐州的燕子楼,历十五年不嫁。张仲素有《燕子楼三首》,白居易依韵和诗三首。 

 姜耀将关盼盼纳入宫中,好好体验了一番,什么叫“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另外一个绝色佳人,就是柳摇金了。 

 在历史上,此女是唐玄宗天宝年间长安富商李宏家中的歌姬,容貌秀艳、举止娴雅、通晓翰墨、歌喉婉转曼妙,深得李宏之宠,出入李家的宾客,也多对她倾慕不已。柳摇金后来,与一个叫韩翃的人成为恩爱的夫妻,人们誉之为“金童玉女”。 

 玉女柳摇金,姜耀自然也要好好品尝。 

 这一日,甘露殿中。 

 “今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君王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一个身穿雪白武士劲服,以细丝带在头上扎了个英雄髻,腰系缎锦,脚踏黄革靴的绝色佳人,正在翩翩起舞。 

 别误会,她可不是公孙大娘。 

 事实上,公孙大娘在还是公孙幼娘的时候,已经被姜耀纳入宫中了。这首诗,正是姜耀观公孙幼娘剑器舞,让杜甫的这首诗提前出世了。 

 以后,在姜耀面前表演剑舞之人,都会以此诗吟唱。 

 事实上,现在正在翩翩起舞之人,正是华夏四大美人之一,杨玉环! 

 得体的衣裳,衬得她人比花娇又不失飒爽英姿。剧烈的运动,令她的小脸蛋变得红扑扑的,越发显得生动活泼可爱娇俏。 

 在历史上,杨玉环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初嫁寿王李琩为妃。开元二十八年,奉命出家为女道士,后唐玄宗李隆基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深受唐玄宗宠爱。 

 白居易甚至写了一首长恨歌,什么“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