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跪下(第2页)

 吴贵妃自然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叨烦已经成了压力锅的宋高宗,而且初次相看,八字还没一撇呢,便自作主张做了决定。

 却未曾想闹出了这么件事来,还将其中两名贵女牵扯了进去。

 吴贵妃只能向赵构解释道:

 “前些时日妾身见陛下精耕朝政,无暇他顾,妾身与诸位妹妹在宫里闲来无事,便发帖请了京城里的一些贵女入宫,那两名女娃儿恰巧是臣妾请进宫里陪妾身的,一个叫郭云岫,出自太原郭家,是奉直大夫郭直卿的孙女;另一个则是齐州李家幺女。”

 吴贵妃说得再委婉,赵构一听便明白了其中弯弯绕绕。

 他眉头皱起,严声说道:

 “这两女娃本事倒不小,竟敢挑唆朕的两位皇子为其出手相争,若是再留下来,下次怕不是更加得寸进尺,命人各罚十杖后把人送回去,让她们自家重新教养,禁足自省,省得再来祸害璩儿和瑗儿。”

 赵构此言已是给足了吴贵妃的面子,寻常世家送入宫中的贵女若是犯了错,杖责三十都已经算是轻罚,活生生杖毙都是常有之事。

 可两人一番对话听在赵瑗耳朵里却成了另一回事。

 要知道那两位少女本就没有做错事情,如今却要因为赵璩劣行遭受无妄之灾。

 在这个时代里,被宫里罚过后赶出宫的女子,今后会有什么样的悲惨结果实在是不难想象。

 更何况,在赵瑗听到郭云岫竟是出自太原郭家,为奉直大夫郭直卿孙女之时,便明白了她究竟是谁!

 未来的成穆皇后郭氏!

 历史上本应该成为宋孝宗的妻子!

 可如今却因为自己的一次出手相帮,似乎再次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虽然赵瑗并没有遵照历史,一定会与郭云岫成亲的打算,但如果因为自己而使得对方命运跌入深渊,绝非他愿意看见的。

 原本他还秉承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赵璩这厮不厕所里插吸管——“嘬屎”,就让这狐假虎威的小人多得志一会儿的心态。

 可现在他若是不想让郭云岫受如此重的责罚,便还是得在养心殿里解决此事。

 赵构所言,就连吴贵妃都不由得有些迟疑:

 “陛...”

 吴贵妃的话还没出口,便被赵瑗卡在了喉咙里。

 因为她听到这位素来乖巧懂事,听她话的孩子跪在地上,朝着宋高宗大声说道:

 “儿臣不服!”

 宋高宗也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你说什么?”

 赵瑗梗着脖子,让自己跪得更加笔直。

 “父皇,儿臣说的是儿臣不服。”

 赵构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一旁的吴贵妃与张氏面露惊慌。

 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料到,赵瑗竟然敢当着赵构的面如此说话。

 赵构目光深邃的看向赵瑗,他似是第一次如此仔细看这个养子。

 自从元懿太子赵旉早夭之后,他膝下再无所出,为防大宋后继无人,他从宗亲上千名适龄孩童里,挑选出了一瘦一胖两名,留在身边抚养。

 赵构自认为自己是知道赵瑗的,这孩子憨厚老实有余,机敏急智不足,比起更加灵动活泼的赵璩,并不算讨他喜欢。

 也正因如此,赵构平素里更加亲近偏袒赵璩,致使赵瑗每每见他都如同耗子见了猫似的张惶,却又在张氏与吴氏二人的教育下,拼了命的想要讨好自己。

 这样一个孩子,今天却突然当着众人的面忤逆自己。

 “你为何不服?”

 赵构的声音比深冬的刮骨寒风还要蜇人。

 他的眼神直勾勾的盯着赵瑗,像是要把人的皮囊看穿。

 这目光的威慑力堪比念书时踩着板凳趴在窗台外的教导主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瑗深吸一口气,如今话既说出了口,木已成舟,这一次是福是祸都不能避!

 他梗着脖子,说道:

 “父皇,您只听了皇弟一面之词,便断定了此事皆是儿臣的错,可儿臣觉得自己没错。”

 “你是觉得纵容侍卫殴打皇弟亲随,手足相争,如此无端之举竟然无错吗?此事朕难道还罚你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