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卧龙冢虎(第2页)


 刘备朗声开口,声音在寒风中传开。


 “敢问前方是哪路义士?缘何深入此等绝地?”


 车队护卫并未放松警惕,刀锋依旧雪亮。


 那锦袍少年、上前一步,锐利的目光在刘备三人身上来回扫视。


 尤其在关羽、张飞那异于常人的威猛体格和精良兵器上停留片刻,眼神中精光闪烁,似乎在飞速评估对方的实力和意图。


 他并未回答刘备的问题,反而冷声反问:


 “避祸之人?这禁区深处,九死无生之地,能避什么祸?尔等甲胄虽简,却染血带煞,身后士卒亦非庸手。报上名来。”


 他语气咄咄逼人,带着强烈的质疑和审视。


 “嘿!你这小白脸,口气倒不小!”


 张飞忍不住吼。


 “俺大哥问你是谁,你倒审问起俺们来了?”


 “三弟!”


 刘备低喝一声,制止张飞,目光坦然迎向锦衣少年:


 “在下刘备,字玄德。此乃我二弟关羽关云长,三弟张飞张翼德。”


 我等确为避祸而来——避的是‘见死不救’、‘背弃黎庶’之祸!朝廷大军已撤,禁区百姓犹在炼狱煎熬,我兄弟不忍独生,故折返禁区,欲寻一线生机,救民水火!”


 刘备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一股悲怆与决绝的力量。


 这番话让锦衣少年锐利的眼神微微一凝,审视的意味更浓,似乎在判断话语的真伪。


 就在这时,那一直沉默的布衣羽扇少年开口了。


 他的声音温润平和,如同清泉流石,瞬间冲淡了几分剑拔弩张的气氛:


 “心存黎庶,虽九死而犹未悔。阁下此志,令人动容。”


 他目光清澈,落在刘备坦荡的脸上,又扫过关羽、张飞那毫不掩饰的愤怒与坚定,羽扇再次轻轻摇动起来,仿佛拨开了些许迷雾。


 “在下南阳诸葛亮。这位是颍川司马懿。”


 听了名为诸葛亮的少年的介绍后。


 刘备随即抱手说道:


 “在下刘备刘玄德。”


 关羽丹凤眼微睁,手依然按在刀柄上,沉声道:


 “关云长。”


 张飞则哼了一声,瓮声瓮气:


 “张翼德!”


 他豹眼依旧瞪着司马懿,显然对刚才的“审问”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