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史诗级增强的郭靖(第3页)


 郭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刻骨的恨意与无奈。


 “家母为避灭门之祸,怀着身孕带我颠沛流离,最终流落至漠北草原,幸得铁木真大汗部落收留,郭靖便生于蒙古,长于蒙古。”


 听到这里,朱胜已经可以确认眼前之人的身份,随即便脱口而出:


 “朕听闻,你曾有七位师傅,可是‘江南七怪’?”


 郭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再次点头,语气变得柔和:


 “陛下明鉴万里,确是如此。


 七位恩师对郭靖恩重如山,若非他们不畏艰险,远赴大漠,郭靖早已命丧,更无今日之微末技艺。


 他们不仅授我武艺,更教我忠孝节义,让我不忘身为汉人之根本。”


 说道这里,郭靖突然顿了顿,又诚恳地补充道,毫无隐瞒之意:


 “不过,准确而言,郭靖的授业恩师并非仅有七位。


 除江南七位恩师外,尚有两位恩师,对郭靖亦是再造之恩。


 一位是大宋武林尊为‘五绝’之一的‘北丐’洪七公恩师,他老人家不嫌郭靖资质鲁钝,传我降龙十八掌,教导何谓‘侠之大者’。


 另一位,便是铁木真大汗麾下大将,哲别师父,他教我箭术与骑射,待我如子侄,让我于草原立足。


 诸位恩师之情,郭靖永世不忘。”


 这番话,彻底坐实了朱胜的猜想,也描绘出一个更加复杂的郭靖。


 眼前的郭靖,正是那个融合了金庸笔下侠义精神与历史上“东天将军”郭侃赫赫战功的超级复合体!


 一个生于蒙古、长于蒙古,深受汉蒙两种文化熏陶,身负绝世武功,又拥有极其丰富的实战指挥经验的传奇人物。


 这简直是史诗级加强啊!


 朱胜看着郭靖那敦厚刚毅、棱角分明的面容,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虽然朱胜已经猜到了为什么郭靖会出现在这里,但还是打算问一问。


 朱胜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郭靖的内心,聚焦于他身上,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郭靖,你既曾是蒙古金刀驸马,官至右军元帅,深受铁木真信重,恩宠无比,今日为何不惜背离蒙古,来我大明?


 朕,需要知道你真正的理由。”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郭靖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