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这新鲜就该他来尝(第3页)

 秦老四家的晚种了几天,还要过些天才能拔,夫妻俩一起来帮忙。

 马世英把蒜苔约莫能卖到两毛钱一斤的事告诉了他们。

 秦老四后悔为啥没把那两亩地也种了蒜。

 只是一个蒜苔的价就这么多了,要是大蒜下来岂不是能卖更多,可比种小麦挣钱多了。

 两家一下午的功夫,就拔了将近四百斤。

 虽然累,但看着满满几大麻丝袋子的蒜苔被装好摞在地板车上的情形,脸上都笑开了花。

 马世英回到镇上就给刘老板拨电话。

 电话接通,刘老板把定出去的数量一一念给她听。

 “县政府食堂两百斤,一中食堂两百斤,食为先两百斤,这几家每天五十斤,隔天送一次。董永小吃部三十斤,蕙兰饭馆二十斤......"

 电话放着外音,李富民在旁边拿着笔记下。

 大致算了下,足足定出去八百多斤,刨去隔天一送的量,第一次送个三百斤就够了。

 刘老板一口气念完,问她:“准备的量够吗?”

 “够,这些明天一早就让富民搭车给你送过去。”马世英说。

 “明天早上怕来不及,最好今天晚上就送过来。

 不用让富民来,你就让线车给我带过来,到时候我让小宋去接,提前给各家送过去。”

 小宋是在刘老板店里帮着干活的小伙子,手脚麻利又机灵。

 刘老板继续安排:“你把蒜苔按照我说的斤数分好,在外面写上名字,这样好分辨,不容易送错。

 几个小饭店的都能给现钱,大食堂的得等着月底一起结,你看看能不能等。”

 马世英答应着:“钱不着急,他们给的先放你那。就按你说的办,让小宋帮我去送货,我额外给他一份钱。”

 “行。你把蒜苔送到线车上了给我挂个电话,我让小宋去接。”

 两人挂了电话,马世英准备去前街卖粮油的那借个台称回来。

 才出院门,就碰上两个人正探头往院子里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