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玄关一窍(下)(第3页)

 午休时,程远去了公司附近的静修室——这是他回上海后争取来的"员工福利"。二十平米的隔音空间,只摆着几个蒲团和盆绿植。推门时,他意外发现小林正对着手机视频学打坐。

 "总监!"女孩慌忙起身,"我、我就是试试..."

 程远注意到她手机里播放的正是青城山的入门呼吸法。"膝盖下垫个枕头。"他轻声建议,"初学者最好单盘。"

 周三下午,程远带着三位日本客户来到老城区的太极拳馆。木质招牌已经褪色,上面"陈氏太极"四个字却筋骨铮然。莫师叔穿着洗白的练功服,正在指导几个老人"站桩"。

 "这位是莫师傅。"程远用日语介绍,"中国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莫师叔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欢迎!先喝杯茶。"他递来的茶杯看似普通,程远却注意到杯底沉淀着几粒朱砂——这是道门秘传的"定神丹"。

 茶过三巡,莫师叔开始演示"太极推手"。那位长期失眠的客户佐藤被邀请上台体验。当老者枯枝般的手搭上他肩膀时,这个一米八五的壮汉突然像片树叶般被"放"倒在地,却毫发无伤地弹了起来。

 "すごい!(厉害)"佐藤惊呼。更神奇的是,当晚他竟睡了六小时无梦的安稳觉——事后他给程远发邮件说,这是"十年来第一次自然入睡"。

 回程的出租车上,程远收到莫师叔的短信:"三个都有根器,尤其那个大个子。"紧接着又发来条:"你爸的'混元桩'有进步,下月可以教他'五禽戏'了。"

 周末的清晨,程远和父亲去了世纪公园。他们的晨练吸引了不少围观者——老人稳健的"站桩"与中年人行云流水的"八段锦",在朝阳中构成和谐的图景。有位银发老太太忍不住跟着比划,程远便放慢动作配合她的节奏。

 "小伙子,"休息时老太太好奇地问,"你这套操哪儿学的?比广场舞舒服多了。"

 程远递上名片:"青城山养生课,下周免费体验。"名片背面是孙道长手绘的"十二时辰养生表"。

 回家路上,父亲突然说:"你妈想学采茶。"老人眼里闪着程远多年未见的活力,"下个月...全家一起去青城山吧?"

 "好。"程远揽住父亲瘦削的肩膀。晨光中,他注意到老人鬓角新生的黑发——这是内养外调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时间给予诚心修行者的礼物。

 午后的阳台上,程远边晒着太阳边开视频会议。屏幕那端,米歇尔正汇报"道医文化中心"的选址方案。当ppt展示到第三页时,程远突然喊停:"等等,回上一页。"

 那是张平面设计图,程远指着东南角的空白处:"这里加个茶室。"他调出手机里父亲泡茶的视频,"这样的。"

 会议结束后,程远翻开笔记本,开始撰写《传统养生与现代商业白皮书》。键盘敲击声中,他想起苏半夏的话:"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最好的修行,或许就是把古老智慧融入平凡生活,像盐溶于水,不见其形却得其味。

 傍晚时分,程远站在厨房炒青菜。锅铲翻动间,他忽然领悟到"玄关一窍"的真意——不在深山老林,不在丹炉符咒,而在这油盐酱醋的寻常日子里,在每一次呼吸与觉知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