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古墨凝神(第2页)

 "万物有灵,"程老搅动着金锅里的胶液,"墨胶要怀着愧疚之心来熬。"

 三天后,我有幸参与了"千杵"工序。程老将烟料与胶按秘方混合,在青石臼里反复捶打。他说每块墨要杵三万六千下,暗合周天之数。

 "看这墨团,"他举起团黝黑的坯料,"已经能照见人影了。"

 入模定型时更为玄妙。程老会在墨坯中嵌入各种药材:朱砂、麝香、冰片...最奇特的是他特制的"药墨",能治小儿惊风。

 "这味墨,"他往模子里撒了些金粉,"写出的字夜里会发光。"

 立秋那日,程老带我去了趟深山。我们在悬崖边找到棵枯死的古松,树心已成琥珀色。他小心地刮取松脂,说这是制作"龙涎墨"的关键。

 "闻闻这香气,"他让我嗅刮刀,"像不像沉香的魂魄?"

 回到墨庄,程老演示了"晾墨"的讲究。新制的墨要放在特制的樟木架上,每日按时辰调整位置。他说这是"采四时之气",让墨锭吸收天地精华。

 "听,"他突然示意我靠近墨架,"上等墨会自己唱歌。"

 果然,在极静的环境下,那些墨锭竟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像是远山的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