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古砚承露

我是在歙县老城的一间砚堂里遇见砚叟的。

 那是个白露过后的清晨,我踩着湿滑的青苔,找到这间挂着"紫云砚斋"匾额的老屋。推门进去,满室石屑纷飞中,一位佝偻老者正持凿敲击一方石坯。阳光透过天窗,在他手中的歙砚上折射出紫色的光晕。

 "来得正好,"他头也不抬,"摸摸这方石。"

 递来的石坯冰凉沁骨,触手却有种奇特的温润感,仿佛能吸走掌心的燥热。

 "这是'金星坑'的老坑石,"砚叟终于抬头,白眉下的眼睛亮如点漆,"埋在地底三百年,吸足了龙脉地气。"

 就这样,我开始了在砚斋的学艺。第一天,他就教我辨识"砚德"的奥秘:

 "歙砚要选龙尾山的,带着云气;端砚得取老坑的,含着水魄;这方..."他掀开红布,露出块泛着紫光的砚台,"是掺了陨砂的'紫云砚',研墨时会现出星芒。"

 最令我震撼的是砚叟的"听石"绝技。凿砚时,他能根据敲击声判断石脉走向。有次他突然停凿,说石中有"暗伤",后来果然发现处隐藏的裂纹。

 "石有九德,"砚叟抚摸着砚坯,"这方要取的是'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