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古琴通灵(第2页)

 "木有八音,"琴叟抚摸着琴坯,"这张要取的是'清'音。"

 三天后,我有幸参与了"挖腹"工序。琴叟用特制的蛇形凿,沿着木纹缓缓掏挖琴腔。他说每凿都要"顺木性",不能强求,否则会伤琴心。

 "看这处年轮,"他指着琴底的纹路,"像不像八卦?"

 上弦时刻最为玄妙。琴叟不用普通丝弦,而是取天山雪蚕吐的"冰弦"。他的手法会随着琴体震动变化,每根弦都暗合律吕音阶。

 "这处蝇头,"他指着岳山上的弦结,"要顺着木脉走。"

 端午那日,琴叟带我去了趟岷江源头。我们在冰川下收集一种特殊的"冰魄",用来制作琴徽。他说这是当年伯牙碎琴处的结晶,能让琴音直抵人心。

 "尝尝这粒晶,"他将透明的冰晶放在我舌尖,"是不是无味至味?"

 回到琴堂,琴叟演示了"养琴"的古法。新制的古琴要悬在特制的黄杨木架上,每日以不同时辰的露水擦拭。他说这是"接天露",让琴木记住四时气息。

 "听,"他突然示意我贴近琴腹,"琴腔在吟诗。"

 果然,寂静中传来细微的"嗡嗡"声,像是远山的钟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