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茶脉归真(第3页)

 我带着霜降壶渡海赴岛。在火山岩缝隙间,找到株被当地人奉为神明的古茶树。树干上天然形成的纹路,正是陆羽《茶经》的开篇。当用茶脉水浇灌时,树根处的岩石裂开,露出半截埋在地下的青铜茶釜——那竟是唐代遣唐使带走的煎茶器。

 最震撼的是冬至那天的"茶脉共振"。我将佛茶与海岛茶拼配,两把壶突然凌空飞旋,茶汤在空中交织成巨大的太极图。图中浮现出整个东亚的茶脉走向,那些着名茶区不过是巨大网络上的节点。而武夷山与天台山、海岛之间,竟有金色的光流在暗中相连。

 "看见了吗?"茶隐的声音在茶气中响起,"茶脉如血脉,从来不分国界。"

 正月十五,茶寮来了群特殊的访客。他们分别带着云南古茶树的枝条、台湾冻顶乌龙的茶苗、印度阿萨姆茶籽。我们用茶脉水培育,所有植株都在水晶茶树下自然杂交,长出的新茶兼具各地特色却又不失本性。

 如今我常坐在茶隐的蒲团上,看紫砂壶与霜降壶在月光下自行吐纳茶香。腰间的茶脉水球越来越重,里面渐渐凝出座微缩的武夷山。偶尔会有光点在山间游走,那是各地茶人通过茶脉产生的共鸣。

 昨夜梦中,茶隐引我至云端。俯瞰大地,无数金色茶脉构成张覆盖全球的光网,每个节点都有茶人在瀹茶。当日本茶釜的水沸声遇上潮州工夫茶的冲点声,当英国下午茶的银匙声应和着摩洛哥薄荷茶的捣叶声,整张网络便奏响恢弘的茶之交响。

 醒来时,发现两把壶正以不同频率嗡鸣。壶嘴飘出的茶气在朝阳中交织,渐渐凝成茶隐的轮廓。他对我举盏微笑,盏中茶汤映着万顷茶园——那里面,有过去,有现在,也有正在茶脉中孕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