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寻安闲散猫咪
第115章 笔底烟霞(第2页)
这些现实中的"超自然现象",最终都指向科学的解释。但当我在许女士带领下,亲历一场为失踪儿童举行的民间招魂仪式时,看到的不是小说里描写的灵异场景,而是佝偻着背的老人在纸灰中颤抖的双手,和年轻父母强忍泪水的眼睛。
"人总得有个念想。"仪式结束后,守夜的茶棚老板递来浓得发苦的酽茶。他儿子十年前在镇口走失,至今每年生辰都会在桥头点盏河灯。"我知道这灯照不亮阴间路,"茶汤热气模糊了他脸上的皱纹,"可万一......万一他魂魄认得回家的光呢?"
这种扎根于苦难的民间信仰,比任何通灵小说都更震撼人心。我开始系统整理本地的"非正常死亡记忆工程",记录那些被官方档案忽略的个体命运。在老旧社区走访时,意外发现梦中的"松山疗养院"原型其实是城东已拆除的结核病防治所。
"当年死了不少人。"八十岁的陈阿婆在旧相册里指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灰白建筑的门廊确实与我梦中场景相似。她颤巍巍的手指抚过合影中模糊的人脸:"这些都是没熬过链霉素过敏的......"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被掩埋的医疗事故浮出水面。1983年该所曾因药物管理混乱导致十七名患者死亡,事后却被归因为"瘟疫流行"。我在省图书馆尘封的卫生简报中找到一则五十字的简讯,配图里戴口罩的医生,眉眼间竟与我梦中虚构的"林怀瑾"有微妙的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