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古画玄机(第3页)
我连忙记录下这个现象,准备明天告诉郑淮安。就在我停笔的瞬间,铜铲停止了震动,恢复如常。
"师父..."我轻声呼唤,"您到底想告诉我什么?"
窗外,一轮满月高悬天际,银光洒在铜铲上,映出奇异的光晕。
第二天一早,郑淮安就打来电话,声音激动得发颤:"程远!我学生比对过了!那张地图很可能是西藏山南地区的某个湖泊,靠近不丹边境!那里有个鲜为人知的'药师佛圣地'传说!"
"西藏?"我有些意外,"画中场景不像高原啊..."
"艺术加工嘛!"郑淮安不以为然,"重要的是,我查到那里确实有座古寺,供奉药师佛,据说唐代就有僧人炼药的传统。"
我们决定尽快前往考察。郑淮安开始安排行程,我则负责准备必要的药材和器具。程明坚持要同行,考虑到他年轻力壮,在高原更能应付突发状况,我同意了。
正当我们紧锣密鼓准备时,一个意外的访客打乱了计划——冯·霍恩海姆博士亲自来到了药膳馆!
"程先生!"老博士风尘仆仆,但精神矍铄,"我必须当面向您解释。"
原来,诺华确实多次邀请他担任顾问,但他从未接受。陈志明那样说,是为了制造我们之间的猜疑。
"我担心诺华会对您不利,"冯·霍恩海姆忧心忡忡,"他们一直试图垄断传统医药资源。得知您拥有完整的'通灵药器'后,必定会不择手段获取。"
我请他看了古画和册子。博士震惊不已:"这证实了家族的一个传说——帕拉塞尔苏斯从东方回来后,曾提到'长生秘境',但拒绝透露具体位置,说那需要'纯净之心'才能进入。"
"博士,"我直言相问,"您相信'药境'真的存在吗?"
老人沉默良久:"在见到您的铜铲前,我不信;但现在...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就在眼前,我们有什么理由武断否定呢?"
当晚,我们四人——我、郑淮安、程明和冯·霍恩海姆——围坐在药膳馆后院,讨论下一步行动。铜铲和画轴摆在中央,在月光下显得神秘莫测。
"西藏之行必须谨慎,"冯·霍恩海姆建议,"诺华很可能已经派人监视你们。"
"那我们更应该尽快出发,"郑淮安坚持,"赶在他们前面找到'药境'。"
程明一直盯着铜铲,突然说:"爸,铲子又在发光!"
我们齐刷刷看去——铜铲确实泛着淡淡的蓝光,而且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画轴移动!
"这...这不可能..."郑淮安声音发颤,"没有外力,金属怎么可能自主动?"
冯·霍恩海姆却显得异常平静:"不是金属在动,是能量场在引导。程先生,您师父留给您的不仅是工具,更是一把钥匙。"
我小心地拿起铜铲,感受到它传来的轻微脉动,仿佛有生命一般。画中的"药境"、师父的信、帕拉塞尔苏斯的记载...一切线索都指向那个神秘的西藏湖泊。
"三天后出发,"我做出决定,"郑兄负责联系当地向导;程明准备高原装备;我和博士负责药材和器具。"
冯·霍恩海姆点头:"我会带上家族的仿制器具,也许能派上用场。"
夜深了,众人散去后,我独自留在后院,望着满天星斗。铜铲躺在掌心,温暖而沉甸。师父的面容在记忆中越发清晰,仿佛就在眼前。
"师父,"我轻声问,"您是要带我去找'药境'吗?"
铲子微微一热,似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