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天星归位(第2页)
次日黄昏,我们飞抵拉萨。军方实验室建在海拔4500米的山顶,最大限度减少大气干扰。实验台中央,复制的"观星制药仪"在聚光灯下泛着青铜冷光,周围环绕着价值数亿的量子监测设备。
"各就各位。"林大校看着原子钟,"倒计时30分钟。"
程明负责操作量子传感阵列,我则按照古籍记载准备药材:雪莲、红景天、冬虫夏草,每一样都按古法在特定月相下采集。郑淮安检查着"天铁"样本的纯度参数。
"大气视宁度极佳。"天文组报告,"五星连线已初步形成。"
23:17,实验正式开始。我将药材放入仪器的磁室,程明启动所有监测系统。室内的量子传感器突然发出蜂鸣——"天铁"样本的自旋态开始出现异常波动!
"这不科学..."材料学家盯着数据屏,"没有外加磁场,这些铁镍合金怎么可能自发产生量子相干?"
但数据不会说谎。随着五星几何角度趋近完美,"天铁"的量子效应呈指数级增强。23:31,主控电脑突然报警:样本温度无故上升了2摄氏度!
"看这个!"程明放大一组波形图,"'天铁'正在发射特定频率的太赫兹波,与药材分子产生共振!"
就在此刻,拉萨、成都、北京三地的实验室同时报告相同现象。更惊人的是,全球十三处古代天文台遗址的监测站都记录到了微弱的太赫兹波动!
"某种量子纠缠现象?"视频连线中的量子物理学家激动不已,"这些遗址可能都存有'天铁'样本!"
23:42,五星连线达到完美几何角度。突然,所有监测设备同时达到峰值——"天铁"样本在无任何能量输入的情况下,自发形成了完美的马约拉纳费米子态!
"上帝啊..."美国合作专家在连线中惊呼,"这是量子计算的圣杯!"
我按照古籍记载,将药材取出交给生化组。质谱分析显示,短短25分钟的"天星制药",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产生了三种全新的大分子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生化专家声音发颤,"能特异性结合抗生素耐药菌的dnA旋转酶!"
实验成功的喜悦还未散去,警报突然响起。安全部门通报:彼得罗娃带领的武装分子突破了边境检查站,正向拉萨方向移动!
"他们想抢夺样本!"林大校立即下令加强戒备,"所有数据立即加密传输到北京!"
凌晨三点,我们被紧急转移到军区地下指挥所。路上,程明收到黑客朋友的预警:暗网上出现一则悬赏,以5000万美元求购"天星归位"当天的"天铁"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