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黄芪当归鸡汤(第2页)
前厅突然传来虚弱的咳嗽声。我出去一看,是位面色苍白的年轻女子,裹着厚厚的羽绒服还在发抖。
"小雯?"我认出她是社区医院的护士,"怎么虚成这样?"
"连值三个夜班..."她虚弱地笑笑,"今早抽血,血红蛋白只剩7克了..."
典型的血虚气弱。我扶她到后院,盛了碗刚熬好的黄芪当归汤:"趁热喝,加了红枣和枸杞。"
汤色金黄透亮,当归的醇香与黄芪的甘洌完美融合。小雯啜了一口,眉头舒展:"好甜...不像中药..."
"甘能补能缓。"我解释道,"黄芪补脾肺之气,当归养肝心之血,气血双补。"
十分钟后,她苍白的脸颊泛起红晕:"奇怪...手脚不冰了..."
这段插曲被小林记录下来。视频《一碗汤唤醒气血》在医护圈疯传。最激动的是血液科张主任,他带着全科室的贫血患者来求方。
"程教授,这比铁剂见效还快!"他拿着血常规报告惊叹,"而且没有胃肠道副作用!"
我翻开师父的手札:"《本草备要》说'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黄芪先提气,当归后生血,次序是关键。"
第二天,药膳馆来了批特殊客人——某妇产医院的产后妈妈们,大多面色萎黄,眼下青黑。带队医生介绍:"现在产妇贫血率高达60%,铁剂吸收率又差..."
"试试这个。"我端出改良版鸡汤,加了龙眼肉和黑豆,"补血三宝汤,连服七日。"
产妇们将信将疑地尝试。一周后复查,血红蛋白平均上升2.3克,最显着的是一位大出血产妇,从5克升至8克。
"这不科学!"化验科医生盯着数据,"没有额外铁摄入,怎么升的血红蛋白?"
"气能生血。"我解释道,"黄芪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当归中的阿魏酸改善微循环。"
这个案例引发学界震动。大雪那天,药膳馆举办了"药膳与血液再生"研讨会。血液专家、妇产医生与营养学家争论得面红耳赤。
"黄芪多糖能刺激epo分泌。"
"当归多糖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
"铜锅熬煮产生了特殊的铁螯合肽..."
最重磅的报告来自干细胞实验室。他们发现,传统方法熬制的鸡汤,其活性成分能上调hif-1α表达,堪称"天然造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