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天麻钩藤饮(第2页)

 "为什么不用电磁炉?"小林看着我们守着炭火调温。

 "陶罐镇肝。"我搅动着金黄的汤液,"《本草问答》说'陶器煎药,得土气则静'。"

 前厅突然传来痛苦的呻吟声。我出去一看,是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正按着太阳穴冒冷汗:"检查说...高血压...吃药又降得太快..."

 我注意到他充血的双眼和颤抖的双手:"是不是常年熬夜应酬?"

 他苦笑:"投行vp...已经三年...每天睡四小时..."

 典型的肝阳上亢。我扶他到后院,斟了碗刚煎好的天麻钩藤饮:"慢慢喝,加了一味引子。"

 汤色如琥珀,天麻的甘平与钩藤的微苦交融。男子啜了一口,眼睛瞪大:"好清凉...像有东西在头顶散开..."

 "咸寒潜阳。"我解释道,"天麻息风止眩,钩藤通络降压,标本兼顾。"

 半小时后,他摸着太阳穴惊讶道:"不胀了...三年第一次..."

 这段插曲被小林记录下来。视频《一碗汤平息三年肝风》引发强烈共鸣,尤其在高压人群中疯传。最激动的是某神经科主任,他带着全科室的偏头痛患者来求方。

 第二天,药膳馆来了批特殊客人——某律所的律师团队,个个面色潮红。领队的合伙人自嘲:"我们这行,四十岁前都得脑梗..."

 "试试这个。"我端出加强版,加了石决明和珍珠母,"镇肝三宝饮",睡前服用。"

 律师们将信若疑地尝试。两周后回访,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明显改善,最显着的是一位长期依赖安眠药的资深律师,终于摆脱了药物依赖。

 "这不科学!"神经科专家看着脑血流图报告,"没有钙通道阻滞剂,怎么调节的脑血管痉挛?"

 "肝主疏泄。"我翻开师父的手札,"《临证指南医案》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现代研究证实肝阳上亢者脑内gABA受体异常。"

 这个案例引发学界震动。立夏那天,药膳馆举办了"药膳与神经调控"研讨会。神经科学家、心血管医生与中医师争论到深夜。

 "天麻素增强gABA能神经元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