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山药茯苓糕(第2页)
"数理即药理。"我指着师父的手札,"《辅行诀》说'六四为水土相和之数',现代实验证实此比例吸收率最佳。"
前厅突然传来虚弱的咳嗽声。我出去一看,是位面色萎黄的女士,正按着上腹部轻喘:"减肥三年...现在...喝凉水都胃痛..."
我注意到她指甲上的横纹和唇边的白屑:"是不是长期不吃主食?"
她虚弱地点头:"低碳饮食...每天...就喝冰美式..."
典型的脾胃虚寒。我引她到茶室,端出刚蒸好的茯苓山药糕:"含化再咽。"
糕点莹白如雪,茯苓的松木香与山药的清甜交融。女士小心品尝,突然睁大眼睛:"好温暖...像有热水...渗进胃里..."
"甘温补中。"我解释道,"茯苓健脾渗湿,山药补肺益肾,先后天同调。"
半小时后,她摸着腹部惊讶道:"不胀气了...居然...有饥饿感?"
这段插曲被程明做成案例。视频《一块糕唤醒沉睡的脾胃》在减肥社群引发地震,尤其震撼了那些"拿冰咖啡当早餐"的都市人。最激动的是某三甲医院营养科主任,她带着全科室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求方。
第二天,药膳馆来了批特殊客人——某跨国公司的"空中飞人"团队,个个胃镜检查显示慢性胃炎。项目经理苦笑:"我们这叫'会议胃'..."
"试试这个。"我端出加强版,加了炒薏仁和莲子,"健脾四神糕",出差随身带。"
商旅精英们半信半疑地尝试。一周后回访,胃胀、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明显改善,最显着的是一位长期依赖质子泵抑制剂的高管,终于摆脱了"抑酸药依赖症"。
"这不合理!"消化科专家看着胃电图报告,"没有抑酸成分,怎么修复的胃黏膜?"
"脾主运化。"我翻开《脾胃论》,"《内经》说'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现代研究证实脾虚者胃肠激素分泌异常。"
这个案例引发医学界震动。立冬那天,药膳馆举办了"药膳与消化健康"国际论坛。胃肠病学家、微生物组专家与中医师辩论到凌晨。
"茯苓多糖调节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