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看不上眼

 "吴巨。"吕凝回应。

 吴巨一愣,吕凝突然直呼其名,既熟悉又陌生。自从他接任魁首后,吕凝一直称他为吴公子。后来每次见吕不韦,吕凝也都如此称呼他。

 趁吴巨 ** ,吕凝递给他一个小香囊:"这是我送你的礼物,请务必收下。"

 吴巨接过香囊,发现它鼓鼓囊囊的,有几缕流苏垂下,小巧精致,上面用银丝绣着植物图案,隐约能辨认出几种药材。

 "苍术、何首乌、黄芪、车前子……"吴巨念出声来。

 他皱眉问道:"这上面绣的不会是我当初给你开的药方吧?"

 此话出口,吕凝的脸立刻泛红。

 吴巨仔细一闻香囊中的气味,确实如此,却又有所不同。

 吕凝察觉到他的疑惑,解释道:"这香囊里的配方,是请苏长老帮忙调配的。"

 "真是辛苦他了。"吴巨苦笑着摇头。

 作为七国顶尖医者,他对名声并不在意,但像这样的药方,他实在看不上眼。

 不过,仅凭这一点就能看出苏长老付出了不少心血。

 "无功不受禄,这个香囊..."

 "你何曾无功?替我治病的事,我还没正式谢过你呢。"吕凝打断了他的话。

 "治病的事,家父早已..."

 吴巨本想说家父给的已经很多了,却被吕凝再次打断。

 "父亲是父亲,我是我。"吕凝迅速说完,又轻轻抿了抿嘴唇。

 到这地步,哪还能推辞。

 "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吴巨拱手行礼。

 吕凝展颜一笑。

 "我先告辞了,若有闲暇,定会来咸阳看看。"吕凝说道。

 "一定。"吴巨再次承诺。

 吕凝离去,在登上马车前回头看了吴巨一眼。

 随后,吴巨又与子楚、吕不韦告别。

 临行前,子楚递给他一枚秦王印信。

 凭借此印信,可对岐山周边十城发号施令,甚至调动军队。

 当然,指望它横扫七国不切实际, ** 起攻击都困难。

 但这也算是一张底牌,若能合理利用,将会是极大的助力。

 吴巨道谢后,将一行人送到山前,目送车队远去。

 "咸阳..."吴巨望着渐行渐远的车队,不禁松了口气。

 "确实该找个时间去看看了。"

 第21章 青卢子患肿瘤 吴巨准备手术

 正如子楚所期望的,他与吕不韦一行人的离开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直到有人到访子楚和吕不韦的别院时发现人去楼空,消息才渐渐传开。

 接下来的几天,山中依旧平静。

 之前前来观礼的七国使者在逗留一周后返回,公孙全以及名家、农家、兵家、墨家等人也相继离开。

 这使得吴巨这几日几乎都在送别中度过。

 三天后...

 小雨绵绵,吴巨和韩非在山顶凉亭中品茗休憩。

 "百家之中已有不少门派返回,韩兄打算何时动身?"吴巨问道。

 "青卢子和湘夫人他们还未离去,再多待几日也无妨。或许过些时日吴兄会有新灵感,还要我帮忙书写呢。"韩非注视着那幅《水调歌头》。

 这几日,这幅字形影不离,连同吃 ** 。

 若这字不是写在绢帛上,而是别的物件,比如核桃之类,吴巨毫不怀疑韩非能让它包浆。

 同时,为了兑现之前的承诺,韩非抄写了几十份摹本送往七国、儒家及稷下学宫等地,虽然有些地方尚未收到,但在途中引起极大关注。

 通过治愈吕凝、成为医家领袖、发明人工心肺复苏术以及撰写《水调歌头》,吴巨如今已名扬天下!

 听到韩非的话,吴巨十分无奈,并非不能容忍他多留几日,而是对韩非总是明里暗里嘲笑自己的字迹难看感到不满。

 "吴师,韩先生。"

 身后传来声音。

 两人回头,见一名医家撑伞立于亭前。

 "道家的青卢子请您过去。"医家说道。

 吴巨与韩非对视一眼,颇为困惑。

 "有说是什么事吗?"吴巨再次询问。

 "好像是……看病?"医家答道。

 吴巨点头表示明白。

 韩非小心翼翼地将绢帛贴身收好,以免雨水浸湿。

 随后,二人起身,在医家指引下打着伞下山。

 ……

 到达地点后,吴巨发现果然是来看病的,而且是为青卢子诊治。

 一番望闻问切后,吴巨确认了病情。

 "这不就是肿瘤吗?"吴巨肯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