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吴府再会(第2页)

 他侧目看向子楚:"大王与吕相若无要事,不如移步府中,共饮几杯?"

 "寡人正有此意,劳烦吴卿安排。"子楚笑意盈盈。

 "应当由我谢过大王赐宅之恩。"吴巨拱手回礼。

 吴巨转向张管家:"老张,备下酒菜一桌。"

 "好嘞。"张管家应声离去。

 吴巨伸手示意:"二位,请。"

 待吴巨陪同子楚、吕不韦入府后,老张与小张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位吴卿确实有些手段。"小张赞叹。

 "医家魁首,岂会简单?"虽出身平民,身为管家的张管家见识颇广。

 "往后需更小心行事。我看吴卿心胸开阔,应该不会在意这些小事,但我们仍要尽职尽责。"张管家叮嘱道。

 "是,定当铭记。"小张点头应诺。

 "对了。"老张猛然想起一事。

 "何事?"

 "快去给吴卿带路。"

 不得不提,张管家考虑得很周全。

 吴巨只顾着邀子楚和吕不韦入府,竟忘了自己对府内布局一无所知。

 幸得小张前来引导,避免了吴巨的尴尬。

 府中环境整洁,仆从彬彬有礼,可见张管家管理有方。

 三人来到水榭,临水而坐。

 "自岐山一别,已逾月,吴卿近来可好?"子楚关切询问。

 "多谢大王与吕相挂念,一切安好。"吴巨展颜笑道。

 寒暄过后,两人并未深究此事。

 吴巨凭借秦王令调军入岐山的事,子楚自然知晓。

 且纪敢、杜冉叛乱之事,吴巨亦毫无隐瞒地公开。此事在七国间传得沸沸扬扬,所谓"一切安好"不过是客套话罢了。

 然而,如今吴巨安然抵达咸阳,便表明他在医家的地位已牢固确立,而借予他的秦军也未被浪费。

 进城后竟惊动了大王与吕相,着实让我受宠若惊。我明白,定是那枚秦王令吸引了子楚的注意。

 果然,子楚笑着道:"仅凭令牌便能入城,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我苦笑着回应,看来得尽快办理照身帖了。

 谈及令牌,我又提起一事:"此令助我不少,现归还大王,日后若有缘,必当报答您的恩情。"

 "不必客气。"子楚笑着,身旁侍从接过令牌。

 "今日不说这些客套话,喝酒叙旧要紧。"吕不韦说道。

 "正合我意。"

 府中仆役迅速送来酒菜。

 吕不韦望着酒坛,似有所忆:"记得你接任魁首时,说我和大王的酒太淡,不知这如何?"

 我揭开坛盖嗅了嗅,倒一杯饮尽,随即点头:"的确淡。"

 子楚与吕不韦对视,眼中满是惊讶:"吴卿海量!"

 我笑着摇头,唤来守在水榭前的章邯:"可还记得车上那两坛酒?"

 "记得。"

 "搬过来。"

 "遵命。"

 章邯离去后,子楚与吕不韦面露疑惑。

 我笑道:"在岐山时,我说过要为大王与吕相奉上我自酿的酒,今日便是兑现之时。"

 "竟真酿了?"吕不韦颇为震惊。

 不久,章邯双手抱来两人高的酒坛。

 一开坛,浓烈酒香四溢。

 子楚与吕不韦瞬间明白,我不是在玩笑,因他们从未闻过如此醇厚的酒。

 这酒本是我闲时所制。

 初衷是提取酒精,最终虽得了酒精,却也调制出这两坛白酒。

 吴巨递来一壶酒,将清澈的液体倒入三人杯中,请众人品尝。

 子楚和吕不韦仔细观察,他们见过的酒虽好,却多少有些杂质,而吴巨的酒却纯净透明,且香气扑鼻,久久不散。

 吕不韦率先饮尽一杯,辛辣感立刻冲上喉咙,让他几乎想要吐出酒液,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待缓过劲后,尽管喉咙仍有不适,但酒香依然在口中回荡。

 "好酒!只是太烈了。" 吕不韦苦笑着评价,表情滑稽。

 他阅酒无数,但从没遇过如此强烈的酒,此刻已觉微醺。

 "多吃点菜。" 吴巨笑道。

 "大王,小口品尝即可。" 吕不韦提醒子楚后,自己则大快朵颐。

 子楚半信半疑,依言轻啜一口,顿时倒吸凉气。

 "这是天下最烈的酒!" 子楚肯定地说。

 "比起我们在岐山喝的酒如何?" 吴巨问。

 "不可同日而语。" 子楚答。

 他又尝了一口,更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没想到身为国君,我竟也有孤陋寡闻之时。" 子楚感慨。

 "大王过谦了。" 吴巨微笑。

 此时吕不韦恢复过来,不禁赞叹:"吴卿不仅医术高明,诗词才华横溢,连酿酒也堪称一绝,实在令人惊讶!"

 "吕相过誉了。"

 吴巨拱手道:"听闻吕相以商贾起家,不知您认为此酒价值几何?"

 吕不韦毫不迟疑地说:"百贯也不为过,若此酒传世,必使其他酒黯然失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即又问:"吴卿是否打算售卖?"

 "目前并无此意,但若急需资金,会考虑。"吴巨答道,他认为应专注于重要的事务,例如研发青霉素。

 吕不韦叹息:"那实在可惜。"

 "何须可惜,今日先饮一坛,余下一坛留给大王与吕相享用,饮完还可再来取,两位定能尽兴。"吴巨豪迈地说道。

 子楚和吕不韦眼前一亮。

 他们虽非嗜酒之人,却对这酒愈发喜爱,初次品尝虽未完全适应,但已觉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