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意义非凡(第3页)
章邯眼中闪过一丝回忆:
“从小我的梦想,以及师父和父亲的遗愿,就是让我从军并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说完他又摇摇头:
“在岐山时,我也曾这样告诉您,您也答应过我,如果有离开的想法,会帮我引荐给秦王。”
“确实如此。”吴巨点头,内心虽有些紧张,但表面上毫无显露,隐约猜到章邯接下来要说什么。
小主,
果然,章邯接着说道:
“然而如今我觉得……您是身负大气运与大才之人,这般年纪已位列诸子百家之首,能与诸侯抗衡。跟随您或许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章邯鼓起勇气拱手一拜:“若吴卿愿意接纳,属下愿誓死追随,赴汤蹈火!”
吴巨深吸一口气。
真是老天有眼啊!
他不止一次幻想过章邯主动投奔,今天终于梦想成真了。
“好!好!好!”
吴巨连说了三个“好”。
“请起吧。”
吴巨激动地扶起章邯,平复心情后诚恳地说:“有你在,我如虎添翼!”
“属下没什么特长,只是带兵打仗尚可,若日后吴卿有所差遣,属下定全力以赴!”章邯说道。
何止是还可以……
吴巨笑着摇头,随即正色道:“你能为我效力,我很高兴。相信我,未来我们一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丰功伟绩!”
“属下坚信这一点!”
这一夜吴巨心情极佳,不仅因为马蹄铁的成功,更因为成功招揽了章邯这位大将。
章邯已经到位,其他人现在又在哪里呢?
吴巨带着疑问进入梦乡,次日清晨,他便接到张管家的通报。
“吴卿,这是您要的东西。”张管家递上一整套材料。
“都准备好了?”吴巨查看眼前一堆物品,包括石英、长石、碱、石灰石等,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有了这些,便能开始研究制作玻璃了。
“都装车吧。”吴巨吩咐道。
不多时,吴巨驱车离开城区,来到吴家庄。
停下车后,他让仆人卸下物资,然后走向马厩。此时,一匹马正被安上马蹄铁,周围聚集了不少侍卫围观,章邯和老于也在其中。
昨天关于马蹄铁的事已在庄内传开,老于是唯一的制作者,因此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然而,令吴巨惊讶的是,小于也出现在这里。作为京畿守备军,他的休假时间本该很少。
“你怎么有空在这儿?”吴巨感到不解。
“这个……”小于犹豫片刻。
“别紧张,直说无妨。”吴巨鼓励道。
抿了抿嘴,小于开口:“小人觉得,自己曾在父亲那里学过打铁技艺,自认尚可。如今吴卿正缺制马蹄铁的工匠,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辞去军职,来此担任铁匠,报答您的恩情。”
吴巨愣了一下,没料到小于会有此想法。
之前听老于提起,小于确实在这方面很有潜力,若非一时冲动离开,或许早已接手老于的事业。
“看来我还挖了李中尉的墙角啊。”吴巨笑着对章邯说道。
他回过头问老于:“这是你的主意,还是他的?”
老于回答:“都是我儿子的主意,不过我也很赞同。”
吴巨提醒道:“我确实能给你优厚的报酬,但守备军的职位也不差。”
小于点头表示明白。
他当年年轻冲动,赌气离开多年,如今已想通,无论照顾父母还是回报吴巨的恩情,都同样重要。
吴巨沉思片刻后说:“辞职后随时可来山庄报到。”
小于高兴地行礼:“我现在就去辞职。”说完便匆匆离去,很快消失不见。
吴巨笑着摇头:“这年轻人。”
仅这些近卫骑兵就超过五百人,还不包括驮马和运输马。
老于独自一人有些吃力,小于加入后应该会好很多。
或许未来还需继续招铁匠扩大生产,但现在他并不急需大量生产。
吴巨转向老于问道:“还有空闲的炉子吗?”
老于点头确认:“有。”
吴巨满意地说:“那就行。”
随后他挥手示意仆人把装玻璃原料的东西搬到铁匠铺。
老于好奇:“您要打造什么?让我试试不就行了吗?”
吴巨摇头:“我要做的不是铁器,这方面你可能没我经验丰富。”
老于疑惑不解。
吴巨问:“你知道琉璃吗?就是那种晶莹剔透、色彩绚丽的东西。”
老于一脸茫然:“不是天然形成的吗?”
琉璃因为稀少且美丽,在当时是顶级奢侈品。多数由自然形成,也有部分是在铸造青铜器时意外产生,更少部分出自炼丹术士之手。
在这个充满愚昧与迷信却又夹杂着神话色彩的时代,大多数人相信琉璃是自然形成、由上天赐予的珍宝。
吴巨对此感到无奈,他耸耸肩说:“等我烧出来再给你详细解释,这事可不简单。”老于听后心中不服,心想自己见多识广,什么样的复杂事物没见过?年轻时,他甚至曾与父亲一起为秦王室铸造青铜器。然而,当他看见吴巨开始研磨一堆完全不认识的材料,并进行提纯与混合时,立刻意识到这确实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于是,老于放弃了尝试,回到马厩继续修理马蹄铁。
几天后,吴巨每天早出晚归,在山庄里埋头研究玻璃烧制技术。起初,他凭借造纸术和马蹄铁制作的成功经验,自认为在diy方面颇有天赋。但很快就被现实狠狠打击了一番。这两件事根本不是一个难度级别的。一个星期过去,新一批改良的纸张即将完成,马蹄铁的组装也接近十分之一进度,而玻璃的基本材料配比却始终未能确定。
小主,
尽管如此,吴巨并未因此气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这样鼓励自己。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某天清晨,铁匠铺突然传出奇怪的喊叫声,伴随着激动地敲击声,差点惊扰到正在马厩休息的马匹。
“操!我终于成功了!”
章邯和老于闯入铁匠铺时,发现吴巨手里正拿着一只晶莹剔透的杯子,炉火映照下,杯子散发出耀眼光芒。
“成功了吗?”章邯谨慎地询问。
“没错,成功了。”吴巨点头回应。
制作玻璃实在太不容易了。从材料处理、混合、熔炼到成型、退火,每一个步骤都导致吴巨无数次失败,耗费大量时间。
坩埚窑旁有一摞纸,详细记录着吴巨曾尝试过的原料配比。这些纸页厚实,可见他对制作玻璃倾注了多少心血。
吴巨提笔,在最后一条配方旁打了个勾,表示这条可行。尽管此时制成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小玻璃杯,却标志着他在玻璃制造上的重要进展。
“这是琉璃吗?”老于问,他所知的琉璃皆为多彩。
“这是玻璃,琉璃只是其中一种,我可以烧制琉璃,不过它比普通玻璃简单得多。”吴巨答。
“明白了。”
老于靠近仔细看,赞叹道:“看起来像水晶,比琉璃还美。”
章邯也点头称好。
在这个时代,这种透明玻璃比琉璃更受二人喜爱。吴巨自己也觉得这个玻璃杯精致非凡,或许因这是他的首次尝试,或许是它将是世上首个玻璃杯,意义非凡。